??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廁所革命”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進全市“廁所革命”工作,切實提高廁所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廁所革命”工作的意見》(川辦發〔2018〕89號)、《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省2018—2020年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分解表〉的通知》(川廁辦發〔2018〕3號)要求,結合達州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納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城鄉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統一謀劃,重規劃、滿覆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補齊設施短板,創新建設運營模式,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實現全市廁所“布局科學、數量充足、標識統一、文明衛生、管理規范、實用免費”,推動全市廁所建設質量明顯提高,人性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
二、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標準引領
(三)科學編制專項規劃。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在全面開展廁所普查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分行業科學制定公共廁所建設專項規劃,提出用地、數量和布局等規劃控制要求,建立以獨立式和附屬式公共廁所為主、社會廁所對外開放為輔,布局合理、數量充足的公共廁所服務體系。廁所選址方案需依法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綜合考慮農村衛生健康、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制定農村戶廁改造專項規劃。
(四)強化標準指導作用。遵循文明、衛生、方便、安全、節能的基本原則,因地制宜選擇廁所工藝,在保證環境整潔、干凈衛生的前提下,突出方便、實用、舒適等基本功能,防止脫離實際需求片面追求豪華。按照《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認真執行廁所技術標準做好廁所設計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廁辦發〔2018〕5號)等文件要求,合理確定男女廁位及第三衛生間設置比例,適當提高公共廁所坐便器比例,充分滿足各類人群特別是特殊人群如廁需求。執行全省統一的公共廁所標識標志指引標準,規范標志名稱和設置標準。
三、突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廁所建設
(五)加快城鄉公共廁所建設。按照“合理布局、改建并舉、衛生適用、方便群眾、有利排運”原則,統籌推進城市、鄉(鎮)和村規劃區內公共廁所新建、改建工作。城市新區應將新建公共廁所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嚴禁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確保新城新區公共廁所建設不欠賬。加快補齊老城區公共廁所短板,結合舊城更新、城市修補等,統籌安排公共廁所建設,積極推進旱廁等老舊公共廁所改造。現有公共廁所確需拆除的,應遵循“拆一補一、就近建設、優化服務”的原則,不得減少現有公共廁所數量和建筑面積。新建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交通客運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應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明確配建公共廁所的數量和建筑面積,并與項目主體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加快完善鄉(鎮)政府所在地、鄉(鎮)衛生院、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等場所公共廁所建設。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宜居鄉村建設等,加快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改造。
(六)著力補齊交通廁所短板。做好交通沿線和交通節點廁所的選(布)點與新建工作,同時做好老舊廁所改造提升和糞污處理。切實提高加油站廁所對外開放程度和使用效率,加大建設改造力度,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七)提升景區景點廁所品質。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餐館、旅游娛樂場所、休閑街區等區域公共廁所布局,重點推進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等公共廁所全部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加強全市風景名勝區、水利風景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鄉村旅游景區等廁所建設與管理,其設計、建設與改造要與當地文化元素、地域特色相融合。國家級、省級以上景區及其它定級的旅游景區廁所應根據相關標準規范要求設置第三衛生間,鄉村旅游點廁所基本實現水沖化,不具備水沖條件的場所積極推廣建設“生態廁所”,進一步提升旅游廁所建設的生態化、特色化、品質化水平。
(八)深入推進農村戶廁建設。遵循“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原則,按照因地制宜、集中連片、整村推進、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的思路,有機整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加快實施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工作。
(九)積極推廣裝配式廁所。開展裝配式廁所試點,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示范,改善提高裝配式廁所建設質量、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十)切實加強糞污治理。進一步加強廁所糞污治理,提升管理維護水平,保持廁所下水通暢,貯糞池密閉,化糞池定期清渣、及時清運,發生堵塞立即疏通。在不適合將糞污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或暫無市政污水管網的區域,統籌考慮糞污收集運輸和處理,因地制宜采取適當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四、轉變運行方式,提升廁所管理服務水平
(十一)提升公共廁所管理水平。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明確公共廁所管理(產權)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公共廁所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公共廁所管護隊伍建設,定期組織管護人員專業培訓,提升管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公共廁所專(兼)職管護人員管理制度。
(十二)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市場化運行模式,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廁所管理。
(十三)推進公共機構廁所開放共享。充分利用存量廁所資源,加強廁所衛生提升和開放共享。按照廁所類別、等級,制定相應的補貼補助政策,積極推進各類社會經營場所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業窗口等非涉密保密單位的廁所對外開放,有效擴大廁所供給量。
(十四)加快信息化技術推廣運用。按照智能化、綜合化、人性化的要求,推進信息技術在廁所運營管理、服務監管和行業管理等方面應用。
五、加強要素保障,為“廁所革命”提供有力支撐
(十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要積極爭取中央、省政策和資金支持,統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公共廁所和農村戶用廁所建設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十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廁所建設和運營管理,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元投融資體系。
(十七)推動“廁所革命”PPP項目入庫。積極運用PPP模式推進“廁所革命”項目,鼓勵各地將本區域公共廁所建設運營項目以縣(市、區)為單位整體打包向省PPP中心申報入庫。
(十八)強化廁所建設用地保障。充分考慮和優先保障“廁所革命”設施建設用地的需求,在項目選址、定點、建設用地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報件流程,縮短審批時限,依法辦理土地征收和供應手續。對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的公共廁所建設項目,可合理利用城市綠地、公共空閑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建設。
(十九)加強科技支撐與創新。在保證實用性的基礎上,加強廁所科技應用及推廣示范,提升廁所科技化水平。大力推廣使用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等先進技術和先進材料。
六、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廁所革命”
(二十)落實工作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是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統籌協調、督促實施;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具體負責做好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各項工作。市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強化協調聯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推進態勢。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牽頭部門和相關部門責任分工,明確本地區“廁所革命”建設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工作。
(二十一)加強監督檢查。各地要建立相應考核體系,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兌現獎懲,嚴肅行政問責。
(二十二)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廁所革命”工作宣傳力度,深化“小廁所,大民生”理念,結合“世界廁所日”等主題活動,培育廁所文化,倡導文明用廁,推廣廁所建設典型,整體帶動全市公共廁所建設,營造全社會高度關注、共同參與“廁所革命”的良好氛圍,激發群眾改善自身生活條件的主動性。
附件:達州市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月24日
附件
達州市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
(2018—2020年)
?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廁所革命”的決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市廁所衛生狀況和服務水平,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廁所革命”工作的意見》(川辦發〔2018〕89號)最新要求和《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省2018—2020年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分解表〉的通知》(川廁辦發〔2018〕3號)最新下達我市2018—2020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實施范圍。
1.城市“廁所革命”工作組。主要實施包括,城鄉(鎮、街道)公共廁所:環衛公共廁所、公共場所配套公共廁所等社會對外開放公共廁所;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廁所;學校廁所;醫療機構廁所;機關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廁所;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廁所。
2.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組。主要實施包括:農村公共廁所;農村戶用廁所。
3.交通“廁所革命”工作組。主要實施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等交通沿線廁所;汽車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節點廁所;加油站廁所;火車站廁所。
4.旅游“廁所革命”工作組。主要實施包括:A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廁所;鄉村旅游點、農家樂廁所;風景名勝區廁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廁所;水利風景區廁所;地質公園廁所。
本方案所指廁所,即全市各行業公共廁所和農村戶用廁所,其中公共廁所指全市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鄉(鎮、街道)市政公用部門管理及產權單位管理供公眾使用的廁所。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建公共廁所755座,新建、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58561戶,力爭實現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糞污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實現各行業公共廁所總體數量和服務半徑滿足群眾如廁需求,公共廁所設施配套和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女性、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如廁便利性明顯提高,公共廁所長效管理機制健全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分別認真對標省上下達《達州市各行業2018—2020年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分解表》(詳見附表),統籌全面完成省上下達的三年目標任務。
二、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
(三)開展廁所普查。全面開展調查摸底,理清存量公共廁所現狀,查實基礎信息和運行狀況,按照“一廁一表”要求建立運行管理臺賬。同步開展農村戶用廁所調查摸底工作,以縣(市、區)、達州經開區為單位,準確掌握農村戶廁數量、布點、模式等現狀信息,建立專門臺賬。〔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以下責任單位均包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四)編制專項規劃。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充分利用廁所普查成果,根據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等相關規范標準,結合城鎮、交通、旅游、美麗新村等建設工作,科學布局,統籌編制縣(市、區)、達州經開區公共廁所建設專項規劃,報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批準后,于2019年3月31日前上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各“廁所革命”專項工作組;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等相關部門,結合城鎮、交通、旅游、美麗新村等建設工作,科學布局,統籌編制達州市公共廁所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于2019年5月31日前上報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綜合考慮農村衛生健康、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抓緊研究制定農村改廁專項規劃。(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五)執行標準規范。依據《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16)和《汽車客運站建設規程》(DB51/T2431—2017)等相關標準規范,嚴格執行廁所技術標準,認真做好廁所設計建設和管理工作,合理確定各類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公共建筑的廁所設計和建設標準。突出人性化設計,合理確定男女廁位及第三衛生間設置比例,適當增加坐便器數量,人流集中場所女廁位和男廁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應小于2:1,汽車客運站及其他公共廁所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不應小于3:2。加大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充分考慮女性、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如廁便利問題。(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六)加強科技支撐。加強新型廁所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和成果轉化,鼓勵產學研合作,針對我市地域特點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廁所處理技術,大力發展環保、節水、節能型公共廁所。以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廁所革命:技術與設備指南》為依托,鼓勵采用生物除臭、生物降解、微水沖、真空氣沖、無水沖、泡沫封堵,大力推廣使用玄武巖纖維等新材料和新技術。(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
(七)發展裝配式廁所。開展裝配式廁所試點,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示范,改善提高裝配式廁所建設質量、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廁所建造方式變革創新,結合2018—2020年廁所建設目標任務,積極推廣使用裝配式廁所,大力提升裝配式廁所在新改建廁所中的比例。(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市科學技術局等相關部門)
(八)加快廁所建設。
1.城鄉公共廁所。
城市公共廁所。到2020年,完成76座新、老城區公共廁所的新建與改造任務,基本實現一般城市建成區每平方公里保有3—5座公共廁所。(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公共文化設施廁所。到2020年,完成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廁所37座新建與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鄉(鎮、街道)公共廁所。重點完善鄉(鎮、街道)政府所在地環衛公共廁所、鄉(鎮)衛生院、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配套公共廁所等建設改造。到2020年,完成108座鄉(鎮、街道)公共廁所新建和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農村公共廁所。到2020年,完成380座農村公共廁所的新建和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2.交通廁所。
交通沿線廁所。按照車輛行駛每2小時左右應有1座廁所的需求,重點做好交通沿線廁所的選(布)點與建設工作,通過創建星級服務區、開放沿線公路服務管養設施廁所和開放改造加油站廁所等方式對現有交通沿線廁所進行改造提升。到2020年,完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廁所9座、加油站廁所15座的新建與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交通節點廁所。按照《城市公廁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9號)、《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及交通運輸行業相關規范標準,明確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節點與市政的管轄范圍,做到廁所建設不留死角,并根據日均客流量對不符合建設標準的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節點廁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到2020年,完成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節點廁所11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3.景區景點廁所。
旅游景區景點廁所。按照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等的建設標準,根據景區發展需要,加大旅游景區廁所建設改造。到2020年,完成全市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旅游標準化廁所24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其他景區景點廁所。除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外,全市各鄉村旅游點、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等區域廁所,其設計、建設與改造要與當地文化元素、地域特色相融合。到2020年,完成全市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以外景區景點標準化旅游廁所95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4.農村戶用衛生廁所。依據《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19379—2012)等相關標準規范,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方式,統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加快實施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工作。同步加強糞污治理,有機銜接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實現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借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推進沼氣池改廁工作;綜合考慮村莊區位、農戶數量、聚居程度,結合經濟條件和管理能力,選擇適宜的污水收集和處理模式。污水管網未覆蓋的地區,因地制宜推廣以村為單位的中小型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或以戶為單位的生活污水及糞污一體化處理設備。
到2020年,城市近郊、縣城周邊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污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廁所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其他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力爭實現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到2020年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改造58561戶。(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九)規范公共廁所管理。
1.加強運營管理。按照《城市公廁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9號)等有關規定,健全公共廁所運營管理長效機制,加強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保持公共廁所的設施設備完好,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即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的要求。(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2.提升服務質量。依據省上統一制定的公共廁所標識標志指引標準,規范全市公共廁所標志名稱和設置標準。加強公共廁所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政府網站等多種渠道,推廣使用“城市公共廁所云平臺”,推動“互聯網+公共廁所”,讓廣大市民參與公共廁所建設管理和監督工作,反饋公共廁所使用中的問題,實現共治共享。(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3.創新建管模式。鼓勵以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專業化企業進行品牌化、規模化連鎖經營,確保公共廁所干凈無味、衛生實用。鼓勵采取PPP模式、委托模式、認養模式,引進專業廁所管理公司進行集中管理,利用企業廣告、自動售賣等多種模式,創新開發廁所商業業態。探索景區廁所納入景區經營服務項目整體運營管理,商業集中區公共場所與商鋪、攤位經營掛鉤,城市公共廁所采取公私合營等模式。鼓勵將廁所管理納入政府公共服務范圍,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將廁所的日常保潔、維護承包專業保潔公司統一負責。(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4.統籌公益勞動。將有勞動能力的群眾領取政府補助類資金與參與公共廁所保潔等公益性勞動統籌研究。堅持“因事設崗,按崗定人”原則,開發一批“廁所革命”公益性崗位,統籌脫貧攻堅就業扶貧,優先安置貧困戶、就業困難戶。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研究制定就業扶持政策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政策,同時鼓勵廁所經營管理主體提供公益性服務崗位,吸納貧困勞動力等就業,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工資和社會保險。(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強組織領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分別對三年行動方案中“城市”“農村”“交通”“旅游”廁所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進一步完善各子方案。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牽頭部門和相關部門責任分工,把抓好“廁所革命”納入民生實事,作為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嚴格按照三年行動方案,制定本地區“廁所革命”實施方案,細化年度建設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工作責任,全力推動“廁所革命”各項任務按期完成,并及時將本地區推進“廁所革命”的具體實施方案上報市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做好督促指導服務。
(十一)加強政策引導。在“廁所革命”規劃、用地、立項、審批、水電等方面依法依規給予傾斜支持,通過土地、資金、稅收等配套措施,全面推進廁所建設管理工作。建設獨立廁所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出讓土地中配套建設公共廁所的,可將公共廁所建設要求作為出讓條件,并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步建設、同步驗收。鼓勵利用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公共廁所。
(十二)加強督查考核。將“廁所革命”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履職盡責。由市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安排,定期組織對各地推進“廁所革命”工作情況進行監督考核,查找問題、分析原因,總結宣傳好經驗、好做法,督查考核結果與資金支付掛鉤,強化督查結果運用。各地要建立相應考核體系,緊扣“廁所革命實施方案”和年度建設任務,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確保“廁所革命”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附:達州市各行業2018—2020年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分解表
附
達州市各行業2018—2020年新改建廁所目標任務分解表
類別 | 2018年(座) | 2019年(座) | 2020年(座) | 合計(座) | 三年計劃新增廁位數(個) | 三年計劃完成投資 (萬元) | 牽頭部門 | 責任單位 | |||||
新建 | 改建 | 新建 | 改建 | 新建 | 改建 | 新建 | 改建 | ||||||
城鄉公廁 | 城市 | 1 | 2 | 12 | 8 | 24 | 29 | 37 | 39 | 556 | 2000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博物館 | 1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
圖書館 | 0 | 0 | 3 | 3 | 0 | 6 | 3 | 9 | 30 | 120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
文化館 | 0 | 1 | 6 | 5 | 0 | 12 | 6 | 18 | 60 | 180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
鄉(鎮、街道) | 1 | 1 | 22 | 12 | 63 | 9 | 86 | 22 | 810 | 1407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
農村 | 1 | 2 | 131 | 20 | 187 | 39 | 319 | 61 | 1292 | 3806 | 市農業農村局 | 市農業農村局 | |
交通沿線 | 普通國省干線公路 | 3 | 3 | 1 | 0 | 2 | 0 | 6 | 3 | 60 | 183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交通運輸局 |
汽車客運站 | 4 | 1 | 0 | 0 | 0 | 0 | 4 | 1 | 8 | 180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交通運輸局 | |
水路客運碼頭 | 3 | 1 | 1 | 0 | 1 | 0 | 5 | 1 | 24 | 45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交通運輸局 | |
加油站 | 5 | 5 | 3 | 0 | 2 | 0 | 10 | 5 | 64 | 460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
景區景點廁所 | A級景區、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 | 7 | 5 | 6 | 0 | 6 | 0 | 19 | 5 | 156 | 177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鄉村旅游點 | 18 | 9 | 18 | 0 | 14 | 0 | 50 | 9 | 288 | 940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 | |
風景名勝區 | 1 | 1 | 0 | 0 | 0 | 0 | 1 | 1 | 0 | 0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林業局 | |
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 | 0 | 1 | 7 | 2 | 10 | 2 | 17 | 5 | 222 | 805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林業局 | |
地質公園 | 2 | 3 | 0 | 0 | 0 | 0 | 2 | 3 | 0 | 200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林業局 | |
水利風景區 | 0 | 0 | 0 | 0 | 5 | 2 | 5 | 2 | 25 | 75 | 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市水務局 | |
鄉村 | 農村戶廁 | 11396 | 7515 | 15770 | 8364 | 7996 | 7520 | 35162 | 23399 | 15222 | 市農業農村局 | 市農業農村局 | |
合計(不含農村戶廁) | 47 | 35 | 210 | 50 | 314 | 99 | 571 | 184 | 3595 | 1057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