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單位):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金融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顯著提升直接融資水平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7〕77號)精神,顯著提升直接融資水平,優化融資結構,促進金融產業全面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全面創新改革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到2020年末,直接融資水平顯著提高,社會融資結構明顯優化,全市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與全省保持同步,在全省的排名與地區生產總值(GDP)排名基本保持一致,國民資產證券化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有力開展股權融資
(一)夯實基礎,推動規模以上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2017年開展試點,2018—2020年,力爭平均每年規模以上企業(以下簡稱規上企業)改制比例不低于10%,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全市50%以上的規上企業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要對改制企業給予指導,為規上企業改制創造良好環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改制企業提供財務、投資及法律顧問等方面的服務;對完成改制的企業給予適當費用補助;優先推薦改制成功企業到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工商局、市政府金融辦。列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精心篩選,做大做實后備企業資源庫。健全充實上市和掛牌企業后備資源庫,分類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形成上市、輔導備案、“新三板”、“四板”、后備企業資源庫各層級企業數金字塔分布結構。在全省“五千四百”計劃(“五千”即通過4年努力,實現改制企業達到5000家;“四百”即重點推行“四個一百家”計劃,培育100家“創業板行動計劃”、100家“中小板精選”、100家“上交所藍籌精選”、100家“境外上市”企業庫)統領下,力爭到2020年末,全市完成改制且在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達到250家以上,力爭重點培育5家“創業板行動計劃”、5家“中小板精選”、5家“上交所藍籌精選”企業庫,對入庫企業進行滾動篩選、分類指導。〔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
(三)多措并舉,再造“四板”市場融資功能。推動我市企業在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板、軍民融合板、一帶一路板、科技金融板、雙創企業板掛牌和融資,形成“1+4”的分層板塊體系,提升“四板”融資規模。力爭到2020年末,實現展示板企業250家以上,掛牌企業479家以上,每年融資金額5億元以上。協助企業利用全省“四板股權基金”融資,在全省股權質押確認機制的統領下,支持企業利用“四板”市場開展股權質押融資業務。(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工商局、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四)加強對接,加大“新三板”掛牌融資力度。在全省“四板”市場與“新三板”對接機制的統領下,助推企業到“新三板”掛牌融資。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新三板”掛牌企業29家以上。〔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金融辦〕
(五)精準幫扶,擴大首次公開募股(IPO)企業規模。做大后備上市企業“蓄水池”。對具備上市條件的重點企業進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精準幫扶,支持其IPO融資。用好證監會支持貧困地區上市融資“綠色通道”。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滬深交易所境內A股上市公司7家以上。〔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府金融辦、市經信委〕
(六)鼓勵“走出去”,拓展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支持有意拓展海外市場、吸引國際資本的企業境外上市。到2020年末,力爭實現以香港市場為主的境外上市公司2家。〔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府金融辦、市經信委〕
(七)打造行業龍頭,積極推動上市公司開展境內外并購重組。建立重點發展產業并購項目和企業資源庫,鼓勵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行業整合和產業升級并購重組。(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政府金融辦)
(八)借助資本市場,利用“并購基金”支持企業重組。引導企業申請利用省“并購基金”,用于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產業鏈整合等。(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九)國企帶頭引領,大幅提升資產證券化率。積極推進一批市屬國有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推進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整體上市,積極利用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力爭到2020年末,全市國有資產證券化率與全省保持同一水平。(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政府金融辦、市經信委)
三、大力發展債券融資
(十)多途徑并舉,拓寬債券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銀行間債務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公司債、企業債、項目收益債、中期票據、項目收益票據等各類債券融資工具;鼓勵企業發行私募債、可轉換公司債等各種債務融資工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到以香港市場為主的境外市場發行債券。力爭2018年全市各類債券融資規模達到119億元。(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十一)多主體參與,拓寬債券融資覆蓋面。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爭取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省重點發債企業目錄,支持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符合條件的企業、信用評級在AA以上的企業實施債券發行計劃,用好用足發債規模。(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國資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市發展改革委)
(十二)多措施同步,改進債券融資環境。壯大融資擔保體系,做大做強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信用評級在AA以下的企業提供增信擔保,服務全市發債企業。積極參與建立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機構共同參與的擔保體系。探索建立市、縣兩級共同參與的債券違約風險分擔機制,根據企業發債規模、風險等級等在年初預算中安排適當資金,用于當年債券違約風險分擔,當年未發生債券違約分擔則在年底將其轉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構建債券兌付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和債務違約處置機制。(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十三)優化投資環境,培育債券機構投資者。加強債券項目儲備,大力引進公募基金公司、信托、銀行、證券、保險等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工具的機構投資者,與我市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力爭到2020年末,至少引進一家全國一流的從事債券投資的專業機構入駐達州。(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達州銀監分局、市財政局)
四、發揮基金引導作用
(十四)政府引導,發揮基金支持作用。幫助企業爭取省級天府系列基金的支持,為我市企業及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加快建立市產業引導發展基金,有條件的縣(市、區)要積極設立初期規模為3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規范發展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構建股權投資基金體系。〔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市政府金融辦〕
五、構建中介服務體系
(十五)積極引進,健全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優先吸引信譽好、行業排名靠前的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與我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幫助企業規劃、實施改制、上市、債券發行和兼并重組;搭建投融資對接平臺,實現對各縣(市、區)資本市場服務全覆蓋。(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六、加大組織保障力度
(十六)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建立由市政府領導牽頭的直接融資協調機制,幫助企業解決改制上市、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十七)落實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鼓勵直接融資財政政策的通知》(川辦發〔2015〕86號)精神,進一步實施鼓勵直接融資財政政策,優化金融資源供給結構,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及時兌付直接融資財政獎補資金。(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政府金融辦、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十八)優化流程,制定落實配套政策。市級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要針對企業改制和掛牌上市過程中涉及的資產、土地、環境保護、稅務等事項,建立“綠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務”制度,制定程序簡便、責任明確的工作流程,并將配套政策制定落實情況納入直接融資考核要求。〔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國資委、市工商局〕
(十九)強化服務,建立直接融資企業清單制度。對于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企業具備直接融資條件的優質企業,每年末向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通報企業名單。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在企業項目立項、債券融資、引導基金、企業上市等政策性支持方面開展貼近服務。(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政府金融辦)
(二十)加大考核,推進直接融資工作落實。加大直接融資工作督查力度,定期通報全市直接融資情況,督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推動企業改制,促進全市直接融資工作落到實處。(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