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達市府辦〔2017〕48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單位):

《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629


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任務分工〉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年重點工作任務(2014-2016年)〉的通知》(發改財金〔2014285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川府發〔201466號)和《達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達市府發〔20162號)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信用組織體系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及相應工作制度。〔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排位第一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明確管理機構和職能職責,由牽頭部門負責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組織協調、政策制定和綜合管理等工作,承擔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日常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二、加強信用體系基礎建設

(三)建設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按照一網三庫一平臺+N系統(一網:信用達州網;三庫: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一平臺:市級公共信用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的建設思路和技術架構,建設全市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構建上聯國家、省,覆蓋市、縣、鄉(鎮)、村(社區)四級的信用信息交換共享體系,實現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并提供多層次、多維度的信用信息服務。組建專門信用工作機構,負責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發布、使用,以及平臺建設和運維的日常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四)加快部門(行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依托現有業務系統,按信用信息相應標準和推送方式進行數據交換。通過歸集和整理,形成全市信用信息公共數據庫。重點涵蓋:一是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依法依規記錄和整合企業信用信息,建立完善本行業、本系統企業信用信息,并統一歸集到四川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二是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依法依規記錄和整合個人信用信息,著重加強對重點人群信用信息的記錄和整合,建立完善本行業、本系統個人信用信息;三是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依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其他組織唯一身份標識,依法依規記錄和維護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機構組織信用信息。(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質監局、市民政局、市委編辦)

(五)加強信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職業培訓與專業考評制度,做好信用服務從業人員職業技能考核和評價工作;邀請信用體系建設權威專家,對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提升業務能力;引導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積極開展信用管理知識培訓,引導各級黨校、行政學院開設信用管理培訓班;建立完善信用專家和人才信息庫。(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六)加快培育信用服務市場。合理布局信用服務產業,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務機構和社會信用服務機構互為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多層次、全方位的信用服務組織體系;大力扶持發展信用服務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機構,按照規定享受國家和地方關于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引進國內外知名信用服務機構在我市落戶,開展合資合作;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條件發展新業態信用服務機構;加強信用服務機構自身信用建設和行業自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三、加強政務誠信建設

(七)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依照法定職責和程序履行行政行為,將依法行政貫穿于決策、執行、監督、服務的全過程,健全和完善政府決策程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社會監督和約束,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建立健全政務和行政承諾考核制度,把政務履約和守諾服務納入績效考評指標體系,逐步完善政務誠信約束和問責機制;認真落實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發揮人大、政協對政府守信踐諾的監督作用,完善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機制。〔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監察局、市審計局〕

(八)發揮政府誠信建設示范作用。帶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在行政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申請政府資金支持等領域,廣泛使用信用承諾、信用審查和信用報告,建立政務活動相關當事人信用記錄審閱和審核制度。建立公務員信用檔案,加強公務員誠信管理和教育,將公務員誠信記錄作為干部考核、任用、評優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技知識產權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九)大力推行政務信息公開。嚴格執行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塑造政府公開、透明的誠信形象。〔責任單位: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中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四、加強商務誠信建設

(十)工業生產領域。建立完善安全生產信用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承諾和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及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健全安全生產準入和退出信用審核機制,促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產品安全、質量信用檔案,完善執法檢查記錄,強化失信違法記錄。建立和落實質量風險管理、供應商審計、問題產品召回等質量管理制度,完善重點產品安全追溯體系。健全質量信用信息收集與發布制度,建立質量信用信息系統,依法及時向社會公布生產經營者的質量信用記錄,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披露、市場禁入和退出制度;建立產品質量異地查處和產品質量信用信息異地共享制度,聯合打擊違法經營、制假售假等失信行為,營造誠信生產環境。(責任單位:市安全監管局、市質監局、市經信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商局)

(十一)農業生產領域。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完善、整合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信息,加強數據對接,加快構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監管情況作為信用信息的重點內容,實行信用信息動態管理;強化企業和行業的誠信責任,督促生產經營主體落實誠信責任,強化自律意識;實行質量安全承諾制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建立內部職工誠信考核與評價制度;堅決打擊失信行為,樹立誠信風尚;開展非營利性信用等級評價;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強化信用監督,推進社會共治,努力營造誠信守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農委、市林業園林局、市水務局、市供銷社)

(十二)工商領域。完善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市場主體登記、備案、監管等信息;督促市場主體按規定報送、公示年度報告和獲得資質資格的許可信息。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強化黑名單管理應用,完善失信懲戒機制。鼓勵企業建立客戶檔案,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管理流程。強化企業在發債、借款、擔保等債權債務信用交易及生產經營活動中誠信履約。鼓勵企業建立內部職工誠信考核與評價制度。(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國資委)

(十三)流通領域。推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及居民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流通服務領域信用記錄,推動零售商與供應商建立信用合作模式,逐步建立商品流通追溯體系。支持商貿服務企業信用融資,規范預付消費行為,依法打擊合同欺詐和惡意違約拖欠行為。推進對外經濟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外經外貿企業信用信息記錄,逐步建立跨部門的信用信息系統,完善信用分類管理制度。加強檢驗檢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質監局、達州檢驗檢疫局)

(十四)金融領域。加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制訂和實施有關信用信息采集、公開、使用的管理辦法和統一標準,推動金融領域信用信息共享。加快證券業、保險業及外匯管理的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推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等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加大對金融領域違法失信行為打擊力度。借助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進信用信息應用。創新金融信用產品及服務,建立金融消費者權益投訴制度,搭建金融監管部門與行業間信息交流平臺,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金融監管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實現信息共享;積極推動小微企業信用系統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小微和三農信貸支持力度;加強金融從業人員誠信建設;依托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示行政處罰信息和嚴重失信行為,實行聯合懲戒。(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十五)稅務領域。進一步完善稅務信息管理系統,加快與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對接;健全完善企業、個人納稅信息記錄,建立跨部門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開展納稅人基礎信息交換、比對和應用工作,進一步完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和發布制度,實施信用分類管理,發揮信用評定差異對納稅人的獎懲功能。建立稅收違法黑名單制度。推進納稅信用與其它社會信用聯動管理,提升納稅人稅法遵從度。(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十六)工程建設領域。制訂工程建設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標準,建立健全不良行為記錄公示制度、工程建設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失信責任追溯制度等。依托四川省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共享平臺,探索建立全市建筑市場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對工程建設系統單位及從業人員信用信息進行記錄和整合,加強與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大懲戒力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設市場和施工現場聯動機制,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結果與資質審批、執業資格注冊等審批審核事項的關聯管理機制。在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領域推行企業信用報告制度,將第三方信用評價結果作為投標人資質審查、資格預審、評標、定標和合同簽訂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十七)政府采購領域。加強政府采購信用管理,強化聯動懲戒,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訂針對供應商、評審專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信用記錄標準。依法建立政府采購供應商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對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的供應商,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完善政府采購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充分利用工商、稅務、金融、檢察、安全監管等其它部門提供的信用信息,加強對政府采購當事人和相關人員的信用管理。(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十八)交通運輸領域。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行業信用管理信息系統與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對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公開聯動管理。拓展交通運輸領域信用信息產品應用范圍,建立誠信分類考核評價體系,建立適應交通運輸行業特點的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單位在采購交通運輸服務、招標投標、項目管理、人員聘用等方面優先選擇信用考核等級高的交通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十九)電子商務領域。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企業客戶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評估制度;推行電子商務主體身份標識制度,完善網店實名制;加強網店產品質量檢查,嚴厲查處電子商務領域違法失信行為;打擊內外勾結、偽造流量和商業信譽的行為,對失信主體建立行業限期禁入制度;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工作;促進電子商務信用信息與社會其它領域相關信息的交換和共享,推動電子商務與線下交易信用評價;完善電子商務信用服務保障制度,推動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保險、信用支付、商賬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務和產品在電子商務中的推廣應用。(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質監局)

(二十)統計領域。建立健全企業統計誠信評價制度和統計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加強執法檢查,嚴厲查處統計領域的弄虛作假行為,建立失信行為通報和公開曝光制度。加大對統計失信企業的聯合懲戒力度。將統計失信企業名單檔案及其違法違規信息納入金融、工商等行業和部門信用信息系統,強化對統計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和制約。(責任單位:市統計局)

(二十一)中介服務領域。建立中介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實行中介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記錄披露制度,開展中介服務業信用評價,將有關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結果作為市場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監管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財政局、市質監局、市司法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五、加強社會誠信建設

(二十二)醫療衛生領域。建立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醫療機構法人約談、通報公示等制度,健全服務價格公示制度;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及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建立信用評價標準;加大對醫療衛生領域違法失信行為監管處罰力度。(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

(二十三)教育科研領域。建立教師和科研人員守信公開承諾制度;建立完善科學有效的師德和教風評價考核機制以及教學科研人員、學生誠信評價制度。探索建立誠信評級制度,將誠信評價與崗位聘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職務晉升、科研項目立項、評先表彰等掛鉤,加大對學術不端、論文抄襲等失信行為的處罰力度。(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學知識產權局)

(二十四)社會保障領域。加快社會保障誠信制度建設,打擊各類詐捐、騙捐等失信行為。建立健全社會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實施中的申請、審核、退出等各環節的誠信制度,將失信和違規的個人納入信用黑名單。建立健全社會保險誠信管理制度,加強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和勞動保障監督執法,規范參保繳費行為。建立健全參保公示制度和信用等級評價辦法,加大對社會保險協議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參保人員的違規、欺詐、騙保等行為的懲戒力度。(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二十五)勞動用工領域。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和企業薪酬調查制度,加強對勞動合同履行和仲裁的管理,推動企業積極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健全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價辦法;建立完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公示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加強勞動保障監督執法,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誠信建設,規范職業中介行為,打擊各種黑中介、黑用工等違法失信行為。(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二十六)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領域。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責任追究機制,強化對環評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評估專家的信用管理;健全完善企業環境行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加強相關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推進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強化激勵約束措施,建立環境保護黑名單制度;研究開展節能服務公司信用評價工作,向全社會定期發布信用評級結果。(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二十七)文化旅游領域。建立健全文化企業主體、從業人員以及文化產品的信用信息數據庫,開展企業行為信用評價并實施分類監管;建立完善旅行社、旅游景區、賓館飯店等涉旅企業的信用等級評估制度,推進相關信用信息記錄和信用評級結果的應用。(責任單位:市文體廣新局、市旅游局)

(二十八)知識產權領域。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信息系統,將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納入失信記錄,探索建立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化體系和誠信評價制度;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聯合懲戒,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責任單位:市科技知識產權局)

(二十九)社會組織誠信建設。建立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信息化系統,將社會組織信用建設納入信息管理平臺;健全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引導社會組織提升運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規范社會組織信息公開行為;把誠信建設內容納入各類社會組織章程,強化社會組織誠信自律,提高社會組織公信力;制訂社會組織信用評估指標體系,實施分類管理;加強對社會組織違法違規事項執法查處力度,強化社會組織失信懲戒機制。(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六、加強司法公信建設

(三十)法院公信建設。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提升司法審判信息化水平,推進強制執行案件信息公開,提高生效法律文書執行率。加大對訴訟失信與規避執行的打擊力度,建設執行聯動長效機制,提高司法公信力。(責任單位:市中級人民法院)

(三十一)檢察公信建設。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創新檢務公開手段和途徑,保障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加強案件管理,強化內外部監督,建立健全專項檢查、同步監督、責任追究機制。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力度;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建立健全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和應用的社會聯動機制。(責任單位:市人民檢察院)

(三十二)公共安全領域公信建設。全面推行陽光執法,依法依規及時公開執法辦案制度規范、程序時限和進展情況等信息;完善人口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將公民交通安全違法情況納入個人信用檔案;將社會單位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安全事故情況、重大安全隱患整治情況和消防安全評估結果等信息納入信用檔案,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三十三)司法行政系統公信建設。進一步提高監獄、戒毒場所、社區矯正機構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大力推進司法行政信息公開,進一步規范和創新信息管理和披露手段,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三十四)司法執法和從業人員誠信建設。建立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員信用檔案,依法依規將徇私枉法以及不作為等不良記錄納入信用檔案,并作為考核評價和獎懲依據;推進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員、司法鑒定人員等誠信規范執業;建立法律服務從業人員誠信承諾制度。(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七、加強信用法規制度建設

(三十五)加強規范管理。制定出臺《達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使用暫行管理辦法》。(責任單位: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市發展改革委)

(三十六)落實雙公示制度。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函〔201681號)要求,持續開展雙公示工作,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定期通報雙公示工作開展情況。〔責任單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三十七)推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重點工作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川辦函〔20162號)要求,完善相關制度標準,持續推進企業法人、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的代碼轉換工作。(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三十八)推行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建立完善市級紅黑名單制度,規范紅黑名單審核、確認、查詢、公示、修復矯正及異議處理程序,盡快實現工商、稅務、工程建設、食品藥品監管等領域的紅黑名單在信用信息公共平臺的公示。(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三十九)強化督查考核。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績效考核,制訂具體考核辦法,年底對市級相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責任單位:市政府督查室)

(四十)加強地方機制配套建設。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配套建立聯席會議,制訂出臺具體工作實施方案,參照市級考核辦法,將本級各部門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八、加強信用聯合獎懲建設

(四十一)建立聯合獎懲目錄清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根據本單位的職能職責和權力清單,梳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明確的聯合激勵和懲戒事項,由聯席會議辦公室匯總,形成聯合獎懲目錄清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四十二)建立信用獎懲聯合機制。制訂出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結合聯合獎懲目錄清單,從市場、社會、行政監管、行業、司法等多個層面,建立多部門、跨地區信用聯合獎懲機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九、加強信用示范工程建設

(四十三)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加強與國家、省級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積極探索具有達州特色和亮點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模式,爭創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四十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按照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在農村+三項評定助力精準扶貧的思路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把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農村中小微企業,在二代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中為其建立信用檔案并作標識。全面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用評定,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初步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責任單位: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

(四十五)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的信用信息應用示范工程建設。選擇重要、特色優勢行業或誠信缺失較為突出、社會反響強烈、條件較成熟的行業,分階段推進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的應用。開展行業信用示范試點建設,切實把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的應用嵌入到日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流程中。〔責任單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十、加強誠信文化建設

(四十六)加強誠信文化宣傳。開通信用達州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有重點、有步驟地組織開展信用知識巡回宣講老區行誠信興商宣傳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金融守信企業紅名單守合同重信用依法誠信納稅等誠信主題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社會誠信氛圍。〔責任單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四十七)普及誠信文化教育。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建立誠信分析評議制度。開展信用教育進機關、企業、社區、村鎮、家庭活動。將誠信內容納入中小學、大學的課程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全民誠實守信意識。〔責任單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h国产在线观看| mp1pud麻豆媒体|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好硬啊进得太深了h动态图120秒|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 国产三级香港三韩国三级|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妖精动漫在线观看|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男女一级免费视频| 97人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真实伦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h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嗯灬啊灬老师别揉我奶了啊灬嗯|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啪啪| 欧美乱人伦中文在线观看不卡| 进击的巨人第五季樱花免费版|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