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的通知

達市府發〔2015〕1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的通知》(川府發〔201520號)精神,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進一步鞏固全市轄區高速公路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道路貨運源頭治超工作長效機制、治理車輛超限七責倒查制度、非現場科技治超模式,深入開展普通公路主干線整治和貨運源頭裝載治理;積極推進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完成公路護欄和縣級以上道路與農村道路安保設施建設任務;充分發揮鄉鎮交管辦作用,深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強無牌照機動車輛加油管理;建立健全機動車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機制;完善機動車及駕駛人信息平臺;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宣傳工作。排查重大隱患,整治違法行為,追究違法責任,使車輛裝載及運輸等管理更加規范,廣大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堅決遏制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二、工作內容

(一)深化鞏固高速公路整治成果

1.高速公路入口繼續實行標準化計重。嚴格執行國家七部委超限檢測計重準入標準,嚴禁超限貨車違法進入高速公路。凡今后新開通的高速公路入口必須安裝固定(靜態)計重設備,經質監部門檢定后實行自動檢測。

2.建立健全路地聯勤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高速公路交警、公路執法、路營公司與當地公安、交通聯勤聯動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應急突發事件等重大問題。

3.嚴格商品車專用運輸車輛管理。在國家新標準出臺前,在我市高速公路行駛的商品車專用運輸車輛實行上下單排裝載、不拖尾通行規定。

(二)扎實推進普通公路雙超治理

1.加快超限檢測站建設。結合我市國、省干線公路實際,對原建成的5類固定治超站進行升級改造,并按照省政府批準后的方案,新建一批固定治超檢測站。

2.加強普通公路治超工作。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分階段分步驟開展宣傳動員、集中整治,逐步實行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裝載、執法標準與高速公路一致。

3.強化科技治超,推廣運用非現場科技治超模式。按照《達州市非現場科技治超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見附件1)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以計算機網絡、公路卡口為依托,對車輛違法超限運輸行為實施自動監測為主要內容的非現場管理模式。

(三)深入開展源頭治理

1.建立道路貨運源頭治超工作長效機制,落實《達州市道路貨運源頭治超管理辦法》(見附件2)。進一步明確各主管部門責任,切實加強對貨運車輛生產(改裝)企業和貨源單位的嚴格監管。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確定本行業需納入重點管控的貨運源頭裝載企業,報市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其名稱、貨物類別和行業主管部門;市政府及縣級政府要與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與貨運源頭裝載企業,貨運源頭裝載企業與企業現場監管責任人逐級簽訂《禁止超限裝載責任書》;貨運源頭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本系統相關企業、單位對違規裝載行為進行自查自糾,并建立群眾舉報獎勵機制;交通運輸、公安部門聯合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依法處理并通報,確保超限貨車不出廠(場、站)、不上路。

2.深入開展機動車非法生產、銷售、維修、檢測、審驗等環節專項整治行動。經濟和信息化、商務、工商、交通運輸、公安、農業(農機)、質監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職責分別開展專項整治,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3.加強源頭責任倒查。嚴格按照《達州市治理貨運車輛超限七責倒查實施辦法》(見附件3),對貨運車輛、貨車駕駛人、貨運企業、供貨發貨方、生產銷售維修企業、職能部門、轄區政府實行責任倒查。

(四)積極推進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是轄區內公路安保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必須把公路安保工程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各地要按照《四川省2013-2015年公路安保工程(路側護欄)建設實施方案》(川交發〔201384號)要求,認真履行主體責任,落實財政配套資金。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公安、發展改革、財政、安全監管部門參加,繼續對屬地道路交通重點危險路段進行排查,根據實際調整方案,確保20156月底前完成縣級以上道路與農村道路交叉路口交通標志、減速壟等安保設施建設,年底前完成574公里的公路路側護欄建設任務。

(五)深入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負總責,鄉(鎮)人民政府主責主抓,堅決落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礎臺賬、宣傳教育、違法勸導、路面巡查四大職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要與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簽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責任書》,落實人員、經費、設備、裝備等工作責任;同時與公安交警、交通運管及路政、農業(農機)、安全監管等相關部門簽訂《責任書》,明確農村道路交通執法、隱患排查與整治、交通設施建設等工作責任,并將鄉(鎮)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市政府督查室組織相關部門組成考核小組,根據《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對各縣(市、區)、經開區工作情況實行每月通報、季度考評排名,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六)積極推進信息化應用

1.建立達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信息綜合應用平臺。利用移動終端、無線傳輸技術,逐步實現信息化辦公,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2.強力推進國、省公路干線及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建設。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要對現有的公路監控設備特別是視頻聯網共享;加快重點區域、危險路段天網、卡口等設備聯網建設;加快達州城區智能交通項目建設。

3.認真貫徹落實《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4年第5號)。交通運輸、公安、安全監管等部門要督促有關運輸企業建立完善道路貨運企業監控平臺和相關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半掛牽引車以及重型載貨汽車等GPS安裝接入工作;加強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信息應用,對動態監控工作實施聯合監管;交通運管路政、公安交警、農業(農機)部門要充分利用共享信息平臺,依法將嚴重違法駕駛人列入黑名單管理。

(七)加強無牌照機動車輛加油管理

市經信委牽頭,聯合市安全監管局、市公安局依法制定全市無牌照機動車輛加油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對涉恐涉暴車輛的打擊力度,減少安全隱患,維護社會治安和道路交通安全。

(八)建立健全機動車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機制

鞏固全市集中整治機動車非法營運成果,建立健全依法監管、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見附件4)。

(九)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宣傳

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整治辦)要組織新聞媒體對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安全監管部門要牽頭組織好整治工作公益宣傳,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重大節假日、重要時段和大型活動以及整治工作轉段等重要節點,積極協調主流媒體做好整治重點工作的宣傳報道,并建立宣傳長效機制。交通運輸、公安、工商、農業(農機)、經濟和信息化、質監等部門要在本行業積極做好社會宣傳工作。

三、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安排部署(515日前)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單位)根據工作目標任務,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實施方案,并于515日前報市整治辦備案。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516—930日)

各地、各部門根據當地實際,結合職能組織開展各項工程建設和專項整治。

第三階段:建立長效機制(101—1130日)

對各項整治任務開展回頭看,梳理檢查,查漏補缺,建立長效機制。

第四階段:總結表彰(121—1231日)

總結整治工作經驗,建立規章制度,固化工作成果。同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整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鞏固機構。市政府決定,調整達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見附件5),縣級、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好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工作的主體責任,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相關部門要履行好實施主體責任。各級整治辦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做到機構不撤、人員不散、力度不減,繼續發揮好組織協調、統籌推進、督查督辦、跟蹤落實等職能職責,確保各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認真組織,加強督查。各地要明確牽頭部門、配合部門職責,按時間段細化整治工作任務。各級整治辦、各行業主管部門要采取明察暗訪,以暗訪為主的方式加大對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三)嚴格考核,逗硬追責。市整治辦會同市政府督查室,對各地、各行業開展的專項整治、綜合整治及工程建設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定期通報各地違法裝載、責任追究、整改落實情況。對整治不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肇事人責任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及監管單位、裝載源頭責任人的履職責任。對整治工作不認真、不盡責、搞形式、走過場、弄虛作假、整改不力、沒有按期完成整治目標任務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嚴肅追責。

 

附件:1.達州市非現場科技治超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2.達州市道路貨運源頭治超工作管理辦法

3.達州市治理貨運車輛超限七責倒查實施辦法

4.達州市機動車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5.達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558


附件1

 

達州市非現場科技治超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省政府《關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全市非現場科技治超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治超工作會議精神,突破傳統公路治超模式,逐步實現現代化科技治超,探索治超非現場執法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治超效率。

二、工作目標

探索建立以計算機網絡、公路卡口為依托,對車輛違法超限運輸行為實施自動監測為主要內容的非現場管理模式。著力解決治超工作人員不足、取證困難、路面安全隱患大等問題,實現24小時對貨運車輛超限違法行為的自動檢測、攝錄取證、倒查追究,最大限度降低超限貨車上路率。

三、組織領導

由市整治辦統籌協調,市交通運輸部門組織實施,確定宣漢南樊路胡家灣路段、G210經開區斌郎路段、G542鐵山下面九龍路段和G210大竹黃家壩路段等4個重點路段為試點場地。通過安裝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和監控設備,建立切實可行的科技取證和處理處罰工作機制,并逐步在全市其它重點路段推行。

四、建設項目

(一)檢測流程

載貨車輛經過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時,系統進行自動稱重,獲取車貨總重數據和車輛軸數。并通過車輛號牌識別系統(即抓拍設施)獲取車輛牌照等有關信息。

(二)設備安裝

1.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

在試點路段,安裝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的固定計重稱臺、車輛號牌識別系統和現場數據處理子系統箱。

2.警示告知牌

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的前后路段設置車輛超限計重監控點警示告知牌。

3.計重顯示屏

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固定計重稱臺的前后方路段安裝電子顯示屏,將計重結果進行同步顯示告知。

4.監控設施

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固定計重稱臺的前后方路段安裝高清探頭,對通過車輛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的車輛進行視頻記錄。

五、項目實施

(一)立項準備(20155月底)

加強與上級單位法制機構、司法部門的匯報溝通,確定非現場科技治超管理模式在證據認定、處罰對象以及執法程序等方面的合法性并予以立項。

(二)設備安裝(20157月底前)

完成系統、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和檢驗工作。

(三)工作實施(20158—201512月)

1.試運行階段

項目建設完成,經系統調試、設備測試合格,質監部門檢驗通過,確定試用階段時間期限,并面向社會公告。試運行階段,對查獲的超限違法行為,進行教育警告,不予處罰,

2.正式運行

適時組織召開試行階段工作評估會議,作出轉入系統正式運行決定,按照省整治辦確定的地方道路治超規定,正式運行試點路段的非現場治超工作。

六、經費保障

初始設施設備安裝約150萬元/點(此價格為初步預算,以招投標價格為準),由各級財政預算解決,年設施設備運行費用同步納入財政預算。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非現場科技治超工作,是進一步提升公路執法信息化管理能力,破解治超工作難題的重要舉措,相關職能部門和轄區政府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此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廣泛宣傳。相關職能部門和轄區政府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導向作用,做好事前宣傳教育工作,力爭取得社會各界輿論的支持,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并將治超非現場執法的成果及時向社會宣傳,提高社會效應。

(三)講究方法,注重結合。非現場科技治超工作任務重、推進難度大,相關職能部門和轄區政府應積極配合,按照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做好超限違法超限運輸行為抄告工作的深化和路面查處工作,確保非現場科技治超試點工作盡快取得實效。


附件2

 

達州市道路貨運源頭治超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道路交通貨物裝載源頭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按照省政府《關于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深化鞏固年行動的通知》要求,制定本辦法。

一、工作目標

按照地方政府負責、部門協作實施、源頭企業自律、責任倒查追究的工作要求,建立推行“1+X+2”工作機制,落實政府主導(“1”)、行業監管(“X”)和部門巡查(“2”)職責任務,進一步加強對貨運車輛生產、銷售、維修企業和貨物裝載源頭企業的監管力度,全面深化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促進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好轉。

二、職責任務

(一)政府主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經開區管委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貨運源頭治超工作的組織領導。負責將治超工作職責分解到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行政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對貨運源頭治超工作宣傳;確定和公布轄區重點貨源單位名單;依法保障治超工作經費;對在治超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治超不力的單位及負責人、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二)行業監管。按照誰主管、誰許可、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落實行業主管部門對貨運源頭企業治超工作的安全監管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在本系統、本行業內適時組織開展查處違法生產和違法裝載專項整治,確保超限超載貨車不出廠(場、站)、不上路。要督促本系統相關企業、單位對違規裝載行為進行自查自糾,并建立群眾舉報獎勵機制。

1.行業主管。安全監管部門牽頭負責煤礦、非煤礦山企業;水務部門牽頭負責河砂料場;經信部門牽頭負責冶金、化工、水泥企業;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牽頭負責建筑企業、施工工地;交通運輸部門牽頭負責交通運輸企業、物流港和貨運場站。

2.職能監管。經信部門:加強車輛生產企業及車輛產品公告管理,監督、檢查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查處違規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質監部門:加強對改裝、拼裝車輛企業的檢查,杜絕無標生產行為;實施車輛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查處不符合認證要求的車輛改裝企業及產品。工商部門:對注冊登記的貨源單位建立信譽分類檔案,并定期向社會公布;對無證照經營的貨源單位和車輛改裝、汽車維修經營者依法進行查處。農業(農機)部門:規范拖拉機牌證核發及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打擊拖拉機非法改裝和非法從事營業性道路運輸的行為。

(三)部門巡查。交通運輸、公安部門實行聯合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依法處理并通報。

1.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對相關部門抄告的違法行為按規定進行查處,聯合公安部門對轄區重點貨運源頭單位進行巡查,并加大路面查處力度。

2.公安部門:加強機動車登記管理,禁止非法、違規車輛登記使用;加強路面執法,依法查處超載行為;依法查處阻礙治超工作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工作措施

堅持源頭監管與路面執法相結合、企業自糾與政府監管相結合、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建立推行三項制度四項機制

(一)三項制度

1.公示制度。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管委會整治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轄區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者注冊登記的貨運源頭企業進行全面摸排,擬定重點單位,報請政府發文公布企業名稱、貨物類別和行業主管部門,并在新聞媒體、政府網站予以公示。年產量在40萬噸(含)以上的,由市級人民政府公布。年產量在40萬噸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公布。

2黑名單制度。違法超限運輸貨運車輛、貨運車輛駕駛人、道路運輸企業、貨運源頭企業有下列情形的,由轄區交通運管、公安部門列入源頭治超黑名單管理。

1)貨運車輛和貨運車輛駕駛人: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利用無營運手續或擅自改裝車輛進行超限運輸的;以故意堵塞超限檢測站通行車道、強行通過超限檢測站等方式擾亂超限檢測秩序或采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檢測的。

2)道路運輸企業:所屬貨運車輛擅自改裝進行超限運輸的;以故意堵塞超限檢測站通行車道、強行通過超限檢測站等方式擾亂超限檢測秩序,或采取短途駁載等方式逃避檢測的;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的貨運車輛數量累計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的。

3)貨運源頭企業:未按規定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稱重和計量設備的;為無牌無證、證照不全、非法改(拼)裝的貨運車輛裝(配)載貨物的;放行不符合國家有關載運標準的超限車輛出場(廠、站)的;阻礙執法人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的。

3.月通報制度。各縣(市、區)、達州經開區管委會整治辦要及時收集本轄區貨運源頭治超監管和路面查處情況,于每月5日前(節假日順延)書面上報市整治辦,市整治辦匯總制發《督查通報》。

(二)四項機制

1.企業自控機制。貨運源頭企業必須在出、入場(廠、站)處設置治超管理崗,實行專人值守;必須在貨物裝載區、貨物接收區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貨車出場口安裝固定稱重設備,使用機打貨物出場運單,將監控視頻和出場計重數據聯網至治超管理崗,實行集中監管;必須定期向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申請計重設備周期檢定,確保在有效檢定周期內使用正常和計重準確;載貨貨車的裝載視頻監控數據、出場計重數據和收貨貨單至少保留二個月備查;落實裝平車、蓋篷布、不超限、不改裝貨物裝運要求,不為無牌無證、證照不全、非法改裝的車輛裝配貨物,不為車輛超標準裝配貨物,不為超限超載的車輛提供虛假裝載證明,不指使、強令車輛駕駛員超限裝載、運輸貨物。

2.聯合管治機制。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每月對本行業重點貨源企業內部治超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通報,對發現有超載超限行為的,及時處理并抄告交通運管部門;公安交警、交通運管路政要與財政、稅務部門配合,建立聯動治超治稅機制,對發現的違法線索相互移交。供、收貨方對發現的超限車輛,每月要抄告交通路政運管部門。收貨方對發現的超限車輛,可拒付貨運款。交通運管、公安部門每月對轄區重點貨運源頭企業開展聯合巡查,查閱貨車出場(廠、站)計重數據和入場(廠、站)收貨計重數據,發現有超載超限行為的,一律依法處理、責任倒查。

3.依規查處機制

1)未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擅自從事貨物裝載、配載的非法貨源企業,由貨源企業行業主管部門依規查處。

2)貨源企業雇用證照不全的貨運車輛從事經營活動,或為貨運車輛超限配載、放行出站的,由貨源企業行業主管部門責令整改,在配合調查取證后,移交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實施處罰。

3)嚴格落實黑名單管理制度,對于偷逃又被確認的違法裝載貨運源頭企業和超限運輸貨運企業和車輛,在礦產資源許可、項目審批,道路運輸企業經營許可、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車輛道路運輸證審批審驗發放等環節依法從嚴審查。

4)各級人民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貨運源頭企業、運輸企業和駕駛人未按規定履行治超職責的,按《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4.考核獎懲機制。各縣(市、區)整治辦要制定轄區貨運源頭治超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將相關職能部門治超工作納入年度部門目標考核內容;同時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公開舉報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等舉報平臺,鼓勵社會各界對貨運源頭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監督舉報。


附件3

 

達州市治理貨運車輛超限七責倒查

 

第一條  為從制度和源頭上杜絕超限車輛上路,維護道路貨物運輸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四川省道路運輸條例》、《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七責倒查,是指發現和查處超限車輛后,對貨運車輛、貨車駕駛人、貨運企業、供貨發貨方、生產銷售維修企業、職能部門和轄區政府進行責任倒查。

第三條  責任追究

(一)貨運車輛。一年內,貨運車輛超限3次的,運管部門依規取消營運資格;對車輛進行非法改(拼)裝的,由公安交警部門依法處理。

(二)貨運駕駛人。一年內,駕駛貨車超限3次的,運管部門依規取消從業資格;超限違法行為由路政部門依法處理。

(三)貨運企業。不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運管部門依法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對載貨汽車擅自改(拼)裝違法行為不糾正的。

2.對超載超限運輸的駕駛人安全教育不到位、管理不嚴的。

3.指使、強令貨運駕駛人或車主超載超限運輸貨物的。

4.落實相關部門責令整改不到位的。

5.組織駕駛人干擾超載超限治理工作的。

6.不按規定安裝、管理、使用GPS動態監控系統的。

7.違反黑名單退出機制的規定,聘用黑名單駕駛人駕駛機動車的。

(四)供貨發貨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運管部門牽頭、行業主管部門配合,依法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經營人、管理人未落實相關有效管理措施,致使不符合國家有關載運標準的車輛出場(站)的。

2.經營人、管理人未阻止貨運駕駛人或車主超載超限運輸貨物的。

3.指使、強令車輛駕駛人或車主超載超限運輸貨物的。

4.接受超限運輸貨物的。

5.阻礙執法人員或管理人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的。

(五)生產銷售維修企業。生產銷售維修企業發生以下行為,依法追究相關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生產大噸小標等不符合國家公告標準車型的,由經濟和信息化部門進行核查,并逐級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暫停或取消其產品《公告》。

2.銷售非法改(拼)裝機動車、擅自改(拼)裝機動車的,由工商部門依規查處。有營業執照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依法予以查封。對其他相關部門查處非法生產機動車、拼裝機動車、擅自改裝機動車的案件,提請吊銷營業執照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維修企業非法改(拼)裝汽車,由運管部門吊銷其經營許可。

(六)職能部門

1.安全監管部門、水務部門、經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未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責任,管理不嚴、查處不力,致使貨物裝載源頭企業屢屢發生超限運輸違法行為的,依法依規追究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2.交通運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依規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為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辦理道路運輸證的。

2)維修企業非法改(拼)裝汽車,應當吊銷其經營許可未吊銷的。

3)未督促指導貨物裝載源頭企業按規定配備和使用經鑒定合格的計重設備的。

4)未與公安部門聯合建立健全重點貨運源頭單位駐點或巡查監督制度,并開展相應工作的。

3.公安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依規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為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注冊登記和核發檢驗合格標志的。

2)未與運管部門聯合建立健全重點貨運源頭單位駐點或巡查監督制度,并開展相應工作的。

3)對圍攻、毆打治超工作人員,強行沖關、堵塞交通等違法行為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4)未積極配合相關方面依法打擊或取締銷售拼裝機動車、改裝機動車的。

(七)轄區政府

縣級、鄉(鎮)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依規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導致本轄區內超限車輛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

2.治限工作經費未落實的。

3.未將治限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的。

4.未向社會公布重點貨運源頭單位,未組織安全監管、公安、交通運輸和農業(農機)等部門,對容易發生超載超限的礦山、水泥廠、沙石料場等貨物集散地加強監管的,未落實交通運輸、公安部門組織開展巡查或駐點監管需要的人員、經費的。

5.未按規定落實科技治超檢測站、固定治超檢測站超限檢測計重、卸載機具設備和卸載場地等配套設施的。

第四條  各級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辦公室負責治理車輛超限七責倒查工作的組織協調。

第五條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施行,凡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附件4

 

達州市機動車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深化全市機動車非法營運專項整治成果,切實維護道路客運市場秩序,保障道路運輸經營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按照達州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達州市中心城區機動車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全市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政府領導、屬地負責,部門聯動、常態治理工作原則,依法嚴厲打擊兩、三輪摩托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及其他社會車輛非法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嚴厲打擊擾亂運輸市場秩序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建立健全依法監管、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確保全市道路運輸市場規范有序。

二、治理重點

無牌無證上路行駛的機動車輛;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機動車車輛;兩、三輪摩托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及其他社會車輛非法從事道路客運經營;欺行霸市、壟斷經營、強迫交易、暴力抗法,充當非法經營保護傘及擾亂運輸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工作措施

按照機動車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原則和總體目標,建立推進三項制度四個機制

(一)建立三項制度

1.屬地管理制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要嚴格按照政府領導、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完善以政府領導牽頭,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的組織領導體系,持續開展非法營運的常態治理工作。

1)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職能部門依法開展非法營運治理工作,確保本行政區域非法營運治理工作平穩推進。

2)落實本行政區域內非法營運人員、車輛所在鄉鎮(街道)的工作責任制、非法營運人員中生活困難者就業扶持責任制、以及非法營運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維穩工作責任制。

3)將轄區鄉鎮(街道)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

2.定期通報制度。各縣(市、區)和達州經開區整治辦要及時收集本轄區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情況,于每月5日前(節假日順延)書面上報市整治辦,市整治辦匯總發出《每月工作通報》。

3黑名單制度。交通運管部門要建立完善非法營運車輛和人員黑名單管理臺賬,實現全市非法營運情況數據資源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共享。對列入黑名單的非法營運車輛和駕駛人,作為重點監控對象,依法嚴厲查處。

(二)落實四個機制

1.日常監管機制。堅持將集中治理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創新執法手段,切實加強執法監管,及時查處各類非法營運違法行為。

1)整治辦:負責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統籌協調;定期分析、研判、解決非法營運長效治理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強化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督查督導和檢查考核工作。

2)交通運管部門:加強對道路客運企業的監管、指導,規范行業治理;強化客運車輛動態監管,提高執法監管效能;組織執法人員依法查處道路運輸非法經營行為。

3)公安機關:協同參與非法營運治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營運黑惡勢力,懲治抗拒執法、暴力抗法的煽動者和組織者;嚴查無牌無證無照車輛上路行駛和摩托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遵守交通法規及交通信號規定,車輛亂行亂停等違法行為;依法核發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行駛證和號牌。

4)宣傳部門:負責組織新聞媒體加強對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宣傳報道;引導乘客珍愛生命,拒乘黑車,舉報黑車,營造整治非法營運的良好氛圍。

5)法制部門:負責對非法營運整治工作中的行政執法行為進行監督檢查;依法受理整治中的行政復議案件。

6)信訪部門:做好信訪工作,促進和諧穩定。

7)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負責制訂促進非法營運人員生活困難者就業方案;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指導開展非法營運人員調查登記,適時組織培訓,牽頭組織開展就業再就業工作。

8)財政部門:負責保障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經費。

9)民政部門:負責落實國家和我市關于低保戶及有特殊困難家庭的有關救助政策;利用社會福利企業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10)殘聯部門:嚴格肢體殘疾人認定,依法出具下肢殘疾證明,加強對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規范管理。

2.聯合執法機制。交通運管部門、公安機關建立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持續開展常態化管理和集中整治行動。

1)落實常態管理。交通運管部門依法查處道路運輸非法經營行為;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涉牌涉證違法行為,依法打擊涉黑涉惡勢力。

2)開展集中整治。對轄區非法營運重點區域、重要時段,保持強有力現場管控力度和執法威懾力。在中心城區核心區域、客運樞紐站場、繁華商圈等重點區域,適時開展聯合整治行動。

3)推行異地執法。開展異地檢查、交叉執法行動,減少執法干擾,增強打擊實效。

3.就業保障機制。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會同交通運輸、民政、殘聯等部門,大力開展非法營運人員的就業促進、困難救濟、社會保障等工作,以各項人性化舉措促進非法營運長效治理。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制訂促進非法營運人員中生活困難者就業方案,并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指導本行政區域鄉鎮(街道)、社區對非法營運人員進行調查登記,適時組織培訓,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與交通、民政等部門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定期通報被查處非法營運人員的就業落實情況。

2)民政部門參照國家和我市關于城市低保戶及有特殊困難家庭的有關救助政策,對退出非法營運人員符合低保條件的要及時納入低保;不符合低保條件,但其家庭確有臨時困難的應及時給予臨時生活救助。努力發展福利企業,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凡福利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達到規定比例的,可按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3)殘聯部門要加強對殘疾人的教育引導,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強化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規范管理工作。牽頭落實殘疾人穩定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從事非法營運的經濟困難殘疾人的救濟和促進就業工作。

4.運力調控機制。各縣(市、區)交通部門要加強客運市場調查研究,科學規劃運力投放,逐步緩解群眾出行難問題,努力縮小非法營運行為生存空間。

1)交通部門要加強城市客運需求和能力建設研究,編制、完善和組織實施城市公交客運規劃。按照市場需求制定出租汽車運力發展規劃,合理調整、平衡運力,緩解客運市場供需矛盾,強化出租汽車企業和駕駛員安全服務質量考核。

2)優化公交線網,延伸公交線路,增加公交線網覆蓋率,合理調整運力結構。適時開展主要樞紐站場、城鄉結合部、城市新拓展區域的運力需求調查,掌握重要時段的客流變化,科學投放和調配客運運力。合理設置公交停靠站點,做好不同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平安達州的高度,充分認識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各項長效治理措施,切實履行屬地責任,把非法營運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建立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機制的重要意義,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教育引導市民群眾不乘坐非法營運車輛,積極舉報非法營運車輛。同時,要通過定期走訪道路運輸客運企業、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收集社會各界對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的建議意見,及時掌握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動態,發現、糾正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治理工作有序進行。

(三)依法行政,文明執法。要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注重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切實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人性執法,嚴禁粗暴執法、權錢交易等違法行為。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公務人員參與或變相參與非法營運、充當非法營運保護傘等違法違紀行為;對非法營運治理工作開展不力、引發群體性事件或產生惡劣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觸犯刑法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四)強化檢查,嚴格考核。各級整治辦要通過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定期對非法營運長效治理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督辦通知》。對經督查督辦仍未收到明顯成效的重點問題,由市整治辦實行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對逾期不予整改或經檢查仍不合格的,予以考核扣分。


附件5

 

達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名單

 

  長:      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黃平林    市委常委、副市長

      市政府副市長(負責日常工作)

洪繼誠    市政府副市長

  員:      市政府副秘書長

楊曉軍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向元崇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市教育局機關黨委書記

      市經信委副主任

王永立    市公安局副局長 

      市財政局副局長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岳萬剛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劉遠福    市水務局副局長

王良平    市農業局副局長

      市安全監管局副局長

      市工商局副局長

孫小嵐    市質監局副局長

陳遠明    市國稅局副局長

羅安純    市政府應急辦主任

      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公安局,由喻東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永立、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岳萬剛、市農業局副局長王良平、市安全監管局副局長張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劉先明、市運管處處長曾俊、市路政支隊支隊長程世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喻勝(負責日常工作)為辦公室副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爱av综合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1视频综合网|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女女女女BBBBBB毛片在线|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我要看三级全黄| 哦好大好涨拨出来bl|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怡红院在线视频精品观看|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www.波多野结衣.com| 爱豆在线观看网址91|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8x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h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免费观看| 口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爱搞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二个人的视频www| 色综合久久一本首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你懂的视频在线| 4480新热播影院|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不卡直接观看|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