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區、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
為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城市交通與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經濟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根據國家和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有關文件精神,現就加快我市主城區公共交通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定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樹立“公交優先就是民生優先”的理念,按照現代城市、文明城市的目標構建公共交通體系。從規劃建設、運行管理、財稅政策、法規標準、基礎設施、路權優先等方面加強對公共交通資源的引導配置,促進城市公交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加快推進、協調發展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有序競爭、政策扶持、優先發展的原則,通過加強政府管理職能,整合現有公交資源,優化公交經營模式,調整公交路網布局,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改善公交車輛檔次,提升公交服務質量,基本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形成安全有序、方便舒適、快捷高效、質優價廉的公交體系。到2015年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總出行中的比重達到20%,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0標臺,公交車平均運營速度達到20公里/小時,準點率達到90%。到2017年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總出行中的比重達到30%,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2標臺,公交車平均運營速度達到25公里/小時,準點率達到95%。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公共交通規劃引導。根據《達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適時啟動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優先安排、統籌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用地需求。加快出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各種交通方式、換乘樞紐配置、場站布局、節點設置、線網分布以及與對外交通的銜接,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高效快捷并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公共交通體系。
(二)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推進公交站場樞紐、公交首末站、公交調度室和公交候車亭的規劃建設。在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等交通節點建設公交換乘樞紐,在老城區、西外、通川區張家壩濱江新區、達川區南外三里坪人文生態區、達川區翠屏山、經開區等城市組團至少各建設一個公交首末站,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建設港灣式停靠站,配套完善人口密集居住區、大型商業區、學校、醫院、旅游景區(點)等地的公交站臺、候車亭等設施,努力使公交綜合停車場、公交首末(樞紐)站和公交候車亭建設與城市發展相適應。
(三)完善公共交通線網布局。按照“著力提高線網密度和通達深度,中心區域減少重復線路,邊緣地區擴大公交覆蓋”的思路,結合城市發展、小區建設和人口分布情況,及時增加公交線路,加密公交車次,特別是公交線路和停靠站點要盡量向居住小區、商業區、學校聚集區、產業園區、風景旅游景區(點)等城市功能區延伸,逐年增加公交車輛和公交線路,提高站點覆蓋率和通達范圍。在市區車流量過大的路段試行公交線路錯站停靠,減少線路重疊,降低公交站點密度,減輕道路交通壓力,提高公交服務效率。同時,住建、交通運輸和公安交警部門要合理規劃建設公交專用道,形成快速公交線網,促進公交優先通行權落到實處。
(四)建立價格調控和扶持補貼機制。充分考慮公交企業經營成本和居民承受能力,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科學核定城市公共交通票價。市、區兩級財政要將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并向公共交通傾斜。為扶持公交企業發展,從今年起免征公共交通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公交設備的配置(GPRS車載設備、語音報站系統、IC卡智能系統等)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專項資金補助;對公交企業承擔社會福利(包括70歲以上老年人、重度殘疾人、殘疾軍人免費乘車),根據交通部門提供的實際載客量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對綜合換乘樞紐、場站建設,納入政府投資項目計劃,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車輛的新增和更新,由市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因政策原因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含政府要求開行的支線、冷線等)所造成的虧損,在財政、交通運輸等部門對其虧損進行評審后,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加強專項資金監管,嚴格燃油(氣)消耗統計和燃油(氣)價格補助資金發放管理,確保燃油(氣)價格補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五)加大公交行業管理力度。加強公交智能化管理指揮系統和視頻監視系統建設,建立健全電腦營運管理系統和連接各停車場站的智能終端信息網絡,打造數字化、信息化公交。大力發展低能耗、環保型公交車,提高公交車輛的檔次和舒適度。實行公交人性化服務,加強對公交車輛的維護保養,縮短公交行車間隔時間,提高公交車到站準點率,科學確定公交線路服務時間,增強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在交通出行中的吸引力。建立公交企業服務質量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市場準入、企業績效考核、線路資源配置、政府補貼發放的重要依據,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維護公交企業員工合法權益,確保行業隊伍穩定。積極開展“文明示范車”和“黨員示范車”創建活動,強化司乘人員職業技能和道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公交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意識。
(六)完善城市公交市場運作機制。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營運企業準入制度及退出機制,突出公交服務質量、服務裝備、服務標準和公共義務,為乘客提供質優價廉的公共服務,確保公共交通市場秩序穩定。進一步深化公交企業改革,優化公交企業的資本結構,加快體制機制轉換,整合中心城區公交資源,促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形成國有主導、規模經營、有序發展的格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通川區、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及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市國資委、市城管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加快城市公交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具體負責城市公交發展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和檢查落實。各成員單位要協調聯動,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城市公交發展方面的問題,為盡快實現“公交優先”創造條件。
(二)精心組織,統籌安排。通川區、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制定轄區公交優先發展配套政策,負責所屬公交企業的補貼,配合市級有關部門做好主城區公交發展規劃的編制及組織實施工作。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轄區內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為推行公交無人售票創造輿論條件。切實加強市民文明乘車知識宣傳教育,促進市民遵守社會公德、養成文明出行習慣。
達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