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
主管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編輯出版 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編輯室
地 址 達州市通川區永興路2號
電 話 0818-3091434
郵 編 635000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達州市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點的 通 知

達市府辦函〔2012〕12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達州市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二年六月一日


達州市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食品安全法》,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深化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嚴格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負主體責任的要求,著力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的科學化水平,努力保持達州食品安全總體有序可控、穩中向好態勢,主要食品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逐步上升,確保無重大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一、深化綜合整治,遏制突出問題

(一)繼續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治理行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和餐飲服務環節添加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在畜禽水產品養殖環節濫用抗生素及禁用藥物等違法違規行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網格化監管,分片包干,責任到人,消除監管死角和盲點。對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使用食品添加劑情況實施重點監管,尤其要加大對小餐飲的巡查和抽檢力度。全面排查和嚴厲整治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問題,堅決防范行業性、區域性和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

(二)深化重點品種綜合治理。繼續以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品種為重點,深化對乳制品、食用油、肉類、酒類、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等品種的專項整治工作;從原料生產、養殖、販運、成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強化打擊假冒偽劣食品、淘汰劣質企業、規范行業秩序、加強企業管理、嚴密監管制度等措施,力爭大幅度提升重點品種的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開展重點場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農產品和食品批發市場、農村食品專業村、城鄉結合部、食品企業外租廠房倉庫、超市、學校為重點區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大排查、隱患大治理、問題大整改,堅決消除影響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我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開展校園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及時發現和查處學校食堂、校園周邊餐點食品安全隱患。

(四)開展農藥獸藥殘留專項整治。強化對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的監測,查處違法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等行為,堅決打擊假劣農資制售源頭,重點打擊無證無照生產、銷售的黑窩點。加大農藥生產經營監管力度,加強獸藥GMP(良好生產規范)后續監管,積極推行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制度,開展產地環境監測評價工作。

(五)開展畜禽屠宰專項整治。全面實施生豬定點屠宰設置規劃,扎實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對出售、販運、加工病死畜禽、私屠濫宰等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進一步完善牛、羊、禽類屠宰的管理規定;嚴把市場準入關,依法清理整頓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加強對屠宰場所的監督檢查,督促屠宰企業落實進廠(場)查驗、來源和產品流向登記、肉品品質檢驗、問題產品召回、病害畜禽及產品無害化處理等制度。

(六)開展調味品專項整治。以食醋、醬油、泡菜、豆瓣、料酒等為重點,集中開展調味品專項整治,加大對調味品的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強化對調味品標識標簽管理;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嚴厲打擊并依法查處和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單位。

(七)開展餐具、食品包裝材料專項整治。加大對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清查銷售一次性餐盒的商鋪攤位,規范大型餐飲企業、賓館飯店一次性餐飲具進貨渠道,查禁非法購進等違法行為。以消毒工藝流程、消毒產品以及消毒餐具包裝和標簽內容等為重點,加強對餐具集中消毒單位的監督檢查,依法打擊無證無照從事餐具集中消毒經營服務行為。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餐具消毒的管理,督促企業嚴格執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制度,查處使用不合格餐具、自行消毒不符合規范等問題。依法取締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包裝材料的黑窩點

二、堅持重典治亂,強化執法監管

(一)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加強執法檢查,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依法加大打擊力度,直至停產整改、取締關閉;嚴厲打擊非法添加有害物質、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產使用有害飼料、違規冒用亂用品牌標識、違反標準制售使用食品添加劑、違反資質要求從事生產經營等三非三違行為;對依法強制退出的企業實施跟蹤執法,搗毀非法場所,沒收工具設備,徹底消除其再次從事違法活動的資本;對隱瞞食品安全隱患、故意逃避監管等行為,要依法從重處罰;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嚴禁以罰代刑;嚴厲打擊阻撓執法、暴力抗法等行為,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黑窩點的清理整頓力度;加大對食品安全領域的刑事懲處與民事賠償工作力度,對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做到快審、快判、快賠,對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制度;繼續深入開展針對問題乳粉地溝油瘦肉精等嚴重影響群眾身體健康的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打擊,持續保持高壓態勢,鞏固打擊成果。

(二)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加大食品安全統籌協調力度,規范落實相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擴大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市場巡查、執法抽檢的頻次、范圍,深入排查食用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流通、餐飲服務、食品進出口等環節的食品安全隱患,強化收購糧食質量監測和庫存糧油質量安全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抽樣檢驗和快速檢測制度。

三、落實主體責任,規范從業行為

(一)嚴格實施行業準入。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審查機構和人員行為的規范,嚴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準入門檻。堅持監管部門日常監督、企業違法犯罪記錄與企業許可、校驗相結合,將食品從業者接受食品安全培訓作為食品企業準入的硬性規定,防止不具備食品安全保障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供餐準入條件,加強對集中供餐單位的源頭監管。大力提升食用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推進食品產業基地建設,培育壯大食品產業集團,促進食品重點優勢產業集群發展。

(二)加強規范引導。采取嚴格執法檢查、約談誡勉等措施,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自身管理、企業自檢、源頭管理和溯源、食品添加劑管理、變質和過期食品召回銷毀、標簽標識規定、臨近保質期食品消費提示等主體責任制度,健全管理體系,把好質量安全關。分類完善監管措施,切實提高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質量安全控制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明確部分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和現場制售食品的監管和整治。著力完善餐廚廢棄物的疏堵結合措施,監督餐飲服務單位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積極完善集中收運、處置措施,堅決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建立健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電子監管體系,推進肉類、酒類電子追溯系統建設。

(三)強化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培訓,年度培訓時間不少于40小時。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監督指導,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培訓制度,在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推行關鍵崗位先培訓,后上崗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

四、加強應急處置,突出預警監測

(一)完善信息報告網絡。暢通各地、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信息溝通與報送渠道,實行食品安全信息報送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杜絕任何形式的遲報、瞞報、漏報。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歸口管理和統一發布制度,禁止肆意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的行為。

(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求,健全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應急指揮機制,完善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和程序,做好各監管部門預案的整合與銜接,開展食品安全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強化輿情監測和引導。健全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監測機制,積極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及時發布準確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導向,防止引起消費者恐慌和輿論負面炒作。

(四)加強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加大投入力度,扶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驗室等相關機構建設,加強監測機構的技術培訓和質量控制,提升監測機構能力。加強對監測數據的分析評價,定期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

五、堅持標本兼治,健全體制機制

(一)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建設的監管、征信、評價、披露、獎懲制度,建立健全統一、共享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統,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堅持制度建設與教育宣傳相結合、企業責任與行業自律相結合、政府推動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失信懲戒與誠信褒獎相結合,進一步提高食品企業誠信自律水平。建立健全食品企業黑名單及行業退出機制。

(二)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著力完善企業自檢、監督抽檢和評價檢測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積極探索推進檢驗檢測資源整合,統籌提升區域檢測能力,避免重復建設。加強統籌協調,鼓勵各地結合各行業要求,制訂統一、科學、合理的檢測規劃和方案,避免各行其是和資源浪費。鼓勵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嚴格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管理,實現檢驗檢測結果互認,促進資源共享;加大對抽檢不合格食品的曝光力度,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知情率,引導群眾消費。

(三)加強基層監管體系建設。以實現監管重心下移為目標,大力開展基層監管體系建設,重點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食品安全職責,明確專職崗位、專職人員,充分發揮其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和協助執法等工作中的作用。依托社區、村委會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等群眾性隊伍,構建分區劃分、包干負責的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填補基層監管空白。

(四)加強社會監督體系建設。出臺《達州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鼓勵群眾舉報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各地要按照有獎舉報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的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公開選聘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構筑及時有效的群眾監督網,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監督體系。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及時核查反映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引導新聞媒體客觀準確報道,為食品安全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五)加強責任追究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糾正監管執法中的不作為、亂作為和推諉扯皮等問題,嚴肅查處在食品安全案件中的失職、瀆職行為。

六、深入宣傳教育,發揮引導作用

(一)加強正面宣傳。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狠抓食品安全的決心、部署和成效,大力宣傳優良品牌、示范企業和誠信守法典型。通過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暨萬家食品企業保障食品安全公開承諾活動,開辟食品安全在行動專版專欄等多種宣傳形式,引導社會理性、客觀看待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重視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濃厚氛圍。

(二)加強法制宣傳。以上門普法、制發法制讀物、依托媒體以案說法等方式,深入宣傳國家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決心、措施以及有關典型案例。開展警示宣傳教育,公開曝光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和企業黑名單,震懾違法犯罪者,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自覺守法意識。

(三)加強科普宣傳。充分發揮有關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中介組織的作用,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有針對性地對食品安全相關技術問題進行釋疑答惑,提高全社會認知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能力。

七、加強組織領導,提升監管能力

(一)強化政府領導。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我市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負總責。要將食品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對本地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各地要制定出臺食品安全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

(二)強化綜合協調。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理順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和監管部門職責分工,強化綜合協調能力建設。

(三)強化執法監管。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層層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聯動監管、聯合執法等制度,構建既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主動查找、梳理監管邊界交叉、職責不明和監管空白的環節或領域,著力解決部門間職責不清問題,切實消除監管真空、監管盲區,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全覆蓋和無縫對接。

(四)強化能力建設。優化監管隊伍,整合監管力量,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把監管隊伍的教育培訓納入年度工作計劃,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工作,著力提高食品監管人員科學監管能力和執法水平;加強領導干部、監管人員、檢驗檢測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增強監管責任意識和業務能力。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障行政監管和刑事執法裝備、檢測設備和工作經費。加強基層監管執法隊伍和技術裝備建設,強化監管執法人員培訓考核,規范執法程序,提高監管執法隊伍素質、依法行政能力和偵查辦案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有什么 | 翁房中春意浓王易婉艳|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免费播放哟哟的网站| 好硬好爽好湿好深视频|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看老司机|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达达兔欧美午夜国产亚洲|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啊老师太深了好大| 性初第一次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伊人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xxxxx性欧美hd另类| 久久国产热视频| 午夜不卡av免费| 在打烊后仅剩两人接档泡面番| 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禽|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快点cao我要被cao烂了男女| 波多野结衣大战三个黑鬼| 亚洲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无套中出学生姝| 成人在线欧美亚洲| 欧美免赞性视频|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