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達州市推廣蜀宣花牛品種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一二年六月六日
達州市推廣蜀宣花牛品種大力發展
肉牛產業實施方案
2012年3月,我市歷經33年艱辛努力培育的蜀宣花牛獲得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認證。這種耐粗、耐濕、耐高溫,乳肉兼用牛的高產優質新品種,填補了我國南方牛新品種的空白。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為了迅速擴群繁育推廣蜀宣花牛品種,盡快發揮新品種應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加快推進我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蜀宣花牛新品種開發為核心,以推進優質肉牛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飼養為重點,以蜀宣花牛品牌創建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機制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為動力,以促進農戶增收致富為目的,建立適合我市生產實際的肉牛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功能,推動我市優質肉牛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
二、發展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建立完善蜀宣花牛核心選育場,進一步鞏固提高蜀宣花牛的生產性能,使蜀宣花牛核心群達到3000頭,基礎母牛達到5萬以上;繼續完善牛改繁育體系,實現年改良黃牛15萬頭以上;建立優質肉牛育肥基地,出欄蜀宣花牛及優質雜交肉牛10萬頭以上;加工開發優質冷鮮牛肉及產品1萬噸以上,初步把我市建成蜀宣花牛供種基地和西南優質肉牛產業大市。
三、建設內容
優質肉牛產業是我市最具特色的朝陽產業。各地要高度重視,根據《達州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任務分解表》(見附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分解任務,落實措施,重點推進。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蜀宣花牛核心選育場。建立核心選育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對畜禽新品種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蜀宣花牛遺傳性能、推廣蜀宣花牛的必要條件,更是發展壯大蜀宣花牛的重要保證。宣漢縣人民政府要牽頭組織實施,市級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嚴格按照畜禽原種繁育場建設的基本要求,建設1個高標準、管理規范、存欄1000頭蜀宣花牛的核心選育場。
(二)加快鄉鎮牛改人工授精站建設。鄉鎮牛改人工授精站是實施國家肉牛良種補貼政策和推廣牛種改良的基礎,全市要建立和完善鄉鎮牛改人工授精站200個。每個站建操作室15平方米,購顯微鏡1臺,10立升液氮罐1個,恒溫水浴鍋1個,輸精器材和消毒器材各2套,摩托車1輛。
(三)加強能繁母?;亟ㄔO。壯大母牛群體是養牛業發展的基礎。各地要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模式,積極發展農民養牛專合組織,認真抓好能繁母牛基地村建設。以蜀宣花牛核心選育場為核心,在周邊建50個蜀宣花牛能繁母?;卮澹源_保蜀宣花牛純繁選育、保種擴繁、供種的需要。全市重點建設200個能繁母牛基地村,以確保我市發展優質肉牛產業有充足的牛源基礎。
(四)抓好適度規模育肥大戶建設。按照畜禽標準化養殖的要求,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積極引導適度規模養殖戶進行標準化改造,大力推進肉牛標準化養殖,新建規?;B殖場500個,以提高肉牛品質和養殖效益。
(五)實施蜀宣花牛品牌創建。以蜀宣花牛核心選育場為主,加大與科研單位的合作力度,進一步提高蜀宣花牛的質量和穩定遺傳力,同時積極申報蜀宣花牛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提升蜀宣花牛的品牌效應。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興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開展以蜀宣花牛肉為主的冷鮮牛肉的系列產品開發,生產中高檔牛肉供應市場,提升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提速產業一體化進程,提高肉牛開發綜合效益。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蜀宣花牛知名度。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推介會、賽牛會、舉辦蜀宣花牛美食節,建立蜀宣花牛網頁、印發彩色宣傳畫冊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
(二)加強科技攻關,鞏固和發展蜀宣花牛育種成果。市、縣畜牧食品局要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組建“肉牛科技專家大院”,搞好科技攻關,對現有基礎牛群進行選種選配,科學培育繼代者,保持蜀宣花牛的生長發育速度和肉用、乳用性能等主要指標的遺傳穩定性。組織開展后續研究,做好后裔測定及肉質理化指標測定分析,開展育肥和飼養管理規范的試驗,以及產品開發等一系列科學研究,為推進蜀宣花牛產業化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和指導。
(三)完善良繁體系,加快肉牛改良步伐。抓住國家扶持肉牛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市、縣、鄉三級牛改良繁體系建設步伐,制定鄉鎮牛改輸精員的補貼標準,推進我市牛改工作穩步發展,確保2015年我市牛種改良達15萬頭以上。宣漢縣要抓好蜀宣花牛良繁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項目,加快蜀宣花牛核心場建設進度,帶動廣大農戶、業主發展擴繁場。
(四)推廣集成技術,加快推進肉牛養殖方式轉變。加大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制定、完善和推廣蜀宣花牛養殖集成技術,包括經濟雜交模式利用技術、繁殖技術、標準化飼養技術、養殖小區規模生產技術、秸桿的青貯、氨化微貯利用技術、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精料補充料生產應用技術等。大力發展蜀宣花牛的專業化、規?;?、標準化養殖。充分利用國家扶持養牛政策,重點支持肉牛小區建設和農民養牛專合組織建設,提升農民養牛的組織化程度,促使農戶散養向養殖小區集中。引導規模肉牛場加快發展,提高集約化養殖水平,實行規范化生產。加大對養殖戶的培訓力度,提高科學飼養水平,充分發揮蜀宣花牛的經濟效益。
(五)狠抓精深加工,推動肉牛產業化發展。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引導牛產品加工企業整合資源、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的產業集團。把大力發展肉牛產品加工業作為肉牛產業化發展的戰略突破口,把牛肉的精深加工列入市級重大科技專項,開展蜀宣花牛冷鮮肉系列研發,生產中高檔牛肉及其制品,形成蜀宣花牛特色品牌,以加工促發展,以加工帶基地。
(六)強化政策扶持,增強肉牛產業化發展后勁。各地要抓住國家扶持肉牛業的有利機會,做好省以上項目的儲備和爭取工作。要完善基礎配套,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打捆項目資金,完善肉牛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基礎設施,使肉牛養殖積聚區基礎設施得到迅速改善,實施“路通、水通、電通”。要強化資金扶持,積極爭取銀行業對肉牛養殖業的授信貸款,制定抵押和非抵押相關支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對肉牛業的投入。市、縣兩級財政每年要列出預算,安排財政資金對標準化牛舍建設、規模以上養牛戶、牛改良繁體系、產品開發、牧草規模種植、技術培訓等關鍵環節實施扶持和補貼,有效調動企業和農戶的養牛積極性。
五、保障措施
各級各部門要把突破性發展肉牛產業作為發展現代畜牧業、落實市委提出的打造“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戰略定位的具體舉措,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一)健全機構。市上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領導、組織蜀宣花牛品種推廣和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工作。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
(二)協同推進。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畜牧食品局、市工商局等部門和金融單位要從自身職能特點和工作實際出發,加強協作,全力推進我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
(三)強化管理。各地要依據本方案,對肉牛產業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層層分解落實任務,狠抓工作措施到位。其目標管理考核的具體辦法由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各縣(市、區)也要制定目標考核的具體辦法。
附件:達州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任務分解表
附件:
達州市優質肉牛產業化發展任務分解表
縣名 年份 | 人工授精站(個) | 牛種改良(萬頭) | 能繁母豬基地村(個) | 規模大戶(戶) | 出欄“蜀宣花牛”及優質 雜交牛(萬頭) | ||||||||||
2012 | 2013 | 2014 | 2012 | 2013 | 2014 | 2012 | 2013 | 2014 | 2012 | 2013 | 2014 | 2012 | 2013 | 2014 | |
達 縣 | 30 | 40 | 45 | 3 | 3.5 | 4 | 33 | 35 | 40 | 80 | 90 | 110 | 2 | 2.6 | 3 |
通川區 | 2 | 2 | 3 | 0.04 | 0.05 | 0.1 | 2 | 2 | 3 | 1 | 2 | 2 |
|
| 0.05 |
大 竹 | 8 | 15 | 22 | 0.31 | 0.35 | 0.5 | 16 | 18 | 22 | 20 | 25 | 30 |
| 0.2 | 0.25 |
渠 縣 | 10 | 23 | 25 | 0.55 | 0.9 | 1.1 | 15 | 17 | 20 | 35 | 40 | 50 |
| 0.3 | 0.4 |
開 江 | 5 | 10 | 15 | 0.1 | 0.2 | 0.3 | 5 | 8 | 10 | 4 | 6 | 10 |
| 0.1 | 0.2 |
宣 漢 | 35 | 45 | 50 | 4.5 | 5 | 5.5 | 47 | 55 | 65 | 160 | 172 | 210 | 3 | 3.8 | 4 |
萬 源 | 30 | 35 | 40 | 2.5 | 3 | 3.5 | 32 | 35 | 40 | 50 | 60 | 88 | 2 | 2 | 2.1 |
合 計 | 120 | 170 | 200 | 12 | 13 | 15 | 150 | 170 | 200 | 350 | 400 | 500 | 7 | 9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