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達州市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六年八月四日
達州市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加快我市農村客運發展,切實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確保以運助農、以運促農、以運興農總體目標的實現,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支持農業、服務農民、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宗旨,以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安全、經濟、便捷的運輸服務為前提,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出行需要為出發點,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政策扶持、安全有效、穩步推進”的原則,全面推動我市農村客運快速健康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
二、工作目標
爭取在一年時間內,試點地農村客運達到以下目標:
(一)基本保證農民出行“走得了、走得安全、走得經濟”,提高道路客運的及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二)形成較為完善的農村客運網絡。大力提高通達深度,實現具備客車通行條件的鄉“鄉鄉通客車”,力爭實現具備客車通行條件的村“村村通客車”;
(三)農村客運市場基本規范。市場秩序基本良好,經營者遵紀守法,合法經營,基本無非法經營現象;
(四)農村客運運力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客運運力全部投放適合當地道路條件、列入國家客車生產目錄的客運車輛;
(六)無拖拉機、農用運輸車、貨車、兩、三輪摩托車等經營農村客運;
(七)農村客運基本實現公司化經營,農村客運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八)農村客運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各試點鄉鎮均建有停車站(場),客源較集中的行政村均設有招呼站(牌);
(九)形成一套科學合理、易于推廣的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促進農村客運走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三、進度安排
(一)方案制定階段。2006年8月底前,各縣(市、區)要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農村客運網絡化發展試點線路,并制定可操作的試點方案,報市政府審定后實施。
市政府確定將開江縣作為全市農村客運網絡化工作試點縣;各縣(市、區)要以1-2個鄉鎮為中心,確定一個條件較為成熟的片區為當地農村客運發展的試點線路,各縣(市、區)交通主管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抓好試點的總體布局與規劃。
(二)方案實施階段。2007年8月底前,各縣(市、區)要對制定的農村客運發展方案啟動實施,市政府將派出工作組進行督查指導。
(三)試點總結階段。2007年9月,試點縣向市上報試點工作總結。
(四)全面推廣階段。2007年9月,向全市推廣試點縣發展農村客運的先進經驗、作法,完善發展農村客運的政策措施。
四、具體措施
試點縣、鄉(鎮)發展農村客運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按照建、管、養、運一體化的要求,切實做到五個結合:與公路養護管理相結合;與鄉鎮物流相結合;與片區經濟發展相結合;與發展旅游業相結合;與管理規范化、營運安全化相結合。要因地制宜,創新理念,科學決策,合理規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認真做好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各縣(市、區)要結合農村路網規劃建設、小城鎮發展規劃、鄉鎮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將農村客運發展規劃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去,并根據規劃制定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根據試點規劃確定的目標,要落實人力、物力、財力。各地交通主管部門要牽頭組織安監、運政、稽征、交警、路政等部門對農村客運現狀進行全面聯合調查,包括道路狀況、站點布局、農村客運公司化經營程度、班線通達程度、運力結構和布局、經營者經營效益分析、市場經營環境以及安全管理等,對調查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三)合理規劃客運線路及運力。交通運管部門要根據旅客流量、運距、路況等因素,按照運力運量總體平衡的原則,科學規劃線路,合理投放運力。農村客運可結合實際,打破原有“三定”模式,對現有開行的線路進行區域整體改造,由定線經營調整為片區經營,也可以對未開行的線路進行整體規劃,許可時即確定為片區經營,由經營者根據農民乘車的習慣在劃定的區域內經營,采取開行隔日班、趕場班、冷熱線搭配、鄉村公路養護與客運經營權掛鉤、鄉鎮客運站(場)建設與客運經營聯動、客運線路專營等方式,并積極推行公司化經營。
(四)調整運力結構。各地在車型選擇上應結合本地道路條件,選擇適合農民出行的安全、經濟、實用的客運車輛,并報市交通運管部門確定后實施。
(五)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強化養護管理。試點的縣和鄉(鎮)要按照“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先通后暢,先易后難,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的原則,加大農村公路的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十一五”實施農村公路建設“五年千億元工程”政策契機,千方百計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增加財政對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的投入,并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運用“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等辦法動員農村居民投資投勞建、改、養通村公路,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農村公路建設。同時要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轄區負責,專群結合”的長效養護體制,明確養護主體,保障資金來源,加大農村公路養護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的好路率和通行能力。
(六)進一步加快站(場)建設步伐。鄉(鎮)客運站和臨時招呼站牌建設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農村的特點,可以一站多功能,一站多用途,建設經濟適用、規模適中、使用方便的簡易車站,并納入小城鎮發展總體規劃,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充分調動社會建站的積極性,廣泛吸納企業和民間資金,多渠道投資建設,從而加快建站速度。
(七)加強農村客運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要加強安全運輸和優質服務方面的教育,樹立遵章守紀、安全優質的意識,全心全意為廣大農民服務。
(八)規范農村客運市場秩序。在發展農村客運的同時,要強化農村客運市場的規范化管理,邊發展、邊規范,為經營者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要重點打擊無牌無證經營及利用兩、三輪摩托車非法從事客運等違規違法經營行為,切實維護農村客運市場的良好秩序。
(九)切實加強安全管理。農客運輸企業要充分發揮安全主體責任,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大駕駛員日常教育和路面監控力度;各鄉鎮要認真履行安全管理職責,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專人,落實責任,具體抓好轄區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各級交通運管、公安交警部門要全力配合,強化指導,確保農客運輸安全。
五、政策扶持
根據農村客運的現狀,為了扶持農村客運的發展,培育農村客運市場,確保我市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切實解決農村人民群眾出行難問題,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村客運的意見》要求,全力為農村客運經濟解困和規模擴張服務,以確保農村客運班車“開得了、留得住、有效益”,讓老百姓“坐得起”、“愿意坐”,為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六、加強領導
各縣(市、區)要充分利用農村公路建設的成果,把發展農村客運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規劃,落實措施,抓緊抓好。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附后),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由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由交通、發改委、安監、監察、財政、公安、國土、建設、交通運管、稽征、公安交警、稅務、工商、物價、民政、農機、各鄉鎮政府等為成員的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的領導,統籌協調開展好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
市委、市政府將對各地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納入各縣(市、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綜合考核,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紀委、市監察局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我市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順利實施。
全市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 高梅生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 張尚華 市政府副秘書長
謝承述 市交通局局長
成 員: 馮昌平 市交通局調研員
覃 清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吳曉勇 市發改委副主任
游志明 市安監局紀檢組長
馮 鋼 市監察局副局長
吳蜀駿 市公安局副局長
廖仕文 市財政局副局長
羅欣然 市政府法制局副局長
林 鋼 市規劃和建設局副局長
劉建平 市工商局副局長
楊紹忠 市民政局副局長
楊華禮 市農機局副局長
徐志富 市公路局副局長
劉先明 市交警支隊支隊長
李威明 市稽征處處長
汪守榮 市運管處處長
李光德 市路政支隊支隊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交通局運管科,馮昌平兼任辦公室主任,譚懷富、劉本和任副主任,抽調相關單位人員為辦公室成員。聯系電話:237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