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合作進程加快,國內外對達州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建立健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制度,有利于應對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加大對外宣傳工作力度;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實施政務公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有利于加強全市重大問題、熱點問題以及突發事件的新聞宣傳,規范新聞發布渠道,引導內外輿論客觀、公正、全面地報道達州,樹立達州的良好形象。現就建立健全新聞發布會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新聞發布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針對性和敏感性極強的工作,要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我為主、以正面宣傳為主、用事實說話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正確導向,全面、正確、及時、主動地向社會介紹達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有關情況。規范新聞信息管理,精心組織,注重效果,增進國內外公眾對達州的了解,維護政府形象和社會穩定,建立起公開透明、反應靈敏、高效運行的政務信息發布機制,營造達州良好的新聞輿論環境。
二、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
新聞發布會發布的信息主要包括全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領域適宜且需要統一、及時向全市和外界發布的重要信息:
(一)市政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外界發布的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改革措施和階段性政府工作目標進展情況。
(二)市政府及市政府部門、縣(市、區)人民政府出臺的新政策、新措施需要對外介紹的情況。
(三)市內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及處置情況。
(四)針對外界對我市有關問題的疑慮、誤解需要通過媒體統一對外說明、澄清的情況。
(五)其他需主動及時向外界宣傳、發布的情況。
新聞發布紀律。新聞發布會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發布的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不得泄露國家機密,所發布的信息必須實事求是。新聞發布會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內容進行,舉辦者不得隨意變更,如有變更,應重新報批。
三、新聞發布會的種類和形式
(一)種類
1.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一般每月舉行1次。
2.市政府新聞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一般每月舉行1—2次。
3.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新聞發布會。原則上不定期舉行。
5.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會。按有關管理規定,根據具體情況及時組織實施。
(二)形式
1.新聞發布會。一般由本市主要新聞媒體、中央、省和境外媒體駐達機構記者參加;必要時,也可只邀請特定的部分媒體參加。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人須回答記者提問。
2.發布新聞還可采取召開記者招待會、媒體座談會、接受媒體專訪、作客新聞網站等形式。
四、新聞發布會的管理與申請
(一)新聞發布會工作由市政府新聞辦負責組織實施并歸口管理。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秘書長統籌負責;其他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新聞辦統籌負責。原則上,除市政府新聞辦統一組織的新聞發布會外,各部門、各直屬機構不得自行安排新聞發布會。
(二)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工作由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府新聞辦及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三)申請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程序。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或市政府負責常務工作的領導批準,市政府秘書長和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組織實施。市政府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新聞辦審核,市政府秘書長批準后由市政府新聞辦及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決定并組織實施。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申請舉行新聞發布會,須經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主要領導同志同意后,向市政府新聞辦提出書面申請,由市政府新聞辦審批安排。
五、新聞發布會的組織實施
(一)主持人。以市政府名義和市政府新聞辦名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新聞辦負責人主持。經報批同意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名義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由本單位自定。
(二)發布人。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副市長、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發布新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新聞發布會,由市政府新聞辦約請相關部門新聞發言人或負責人發布新聞。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新聞發布會,由申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新聞發言人發布新聞。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會,按有關規定視具體情況確定發布人。
(三)記者管理。以市政府名義和市政府新聞辦名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媒體記者的通知或邀請、新聞發布會現場組織協調、會后采訪、追蹤報道情況和社會輿論的反應等由市政府新聞辦負責。經報批同意由其他單位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媒體記者的通知或邀請由申請單位與市政府新聞辦商定。
(四)材料要求。發布新聞的單位應提前準備并提供以下書面材料:1.新聞發布稿。一般不超過3000字,時間不超過20分鐘。2.背景材料。介紹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情況及與發布會內容有關的情況,為新聞發布稿的補充材料。3.答問預案。根據境內外媒體近期內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所關注的、在發布會上可能被問及的問題,準備簡短答問預案。4.主持詞。介紹發布會主題、簡要背景、發布人、議程等內容。5.其他宣傳材料或光盤等電子產品視情況準備。
(五)有關事項。1.一般情況下,申請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單位須提前3天將擬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方案及領導批示意見等以書面形式報市政府新聞辦。2.主持人、發布人或出席發布會的有關人員一律著正裝;發布新聞、回答記者提問、接受記者采訪提倡使用普通話。3.每場新聞發布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個小時內,特殊情況例外。4.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的會務工作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市政府新聞辦和相關部門協助。
六、新聞發言人的管理
規范管理新聞發言人是建立新聞發布會制度、做好新聞發布會工作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增強新聞發布的權威性,有利于提高新聞發布應急處置能力。
(一)建立三級新聞發言人機制。一是市政府新聞發言人;二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及有關單位新聞發言人;三是高等院校、國有大型企業新聞發言人。逐步建立起我市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的新聞發言人隊伍,并逐步形成新聞發言人的工作班子和有關工作機制。
(二)新聞發言人的確定。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由市長指定人員擔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高等院校和國有大型企業及有關單位的新聞發言人,由主要負責人指定1名合適人選擔任。一般情況下,新聞發布會由新聞發言人發布新聞,必要時也可邀請市領導或有關方面負責人發布新聞。為協助市級部門新聞發言人開展工作,各部門可為新聞發言人配備1至2名聯絡員,組成新聞發言人工作班子。
(三)新聞發言人的基本要求。新聞發言人是發布新聞的權威人士,必須既熟悉政策、熟悉情況,又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溝通能力。
(四)新聞發言人主要職責。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有關工作和政策信息,尤其是廣泛參加或列席本單位有關工作會議,以確保能夠充分履行職責;向媒體通報有關重大政策舉措、重要工作安排和進展情況,以及社會公眾關心的應公開發布的信息;視情況接受或約見媒體記者采訪,同時,根據需要以發言人名義在媒體上發表談話。
(五)建立新聞發言人培訓、登記和評比表彰制度。1.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府新聞辦,每年分期舉辦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對新聞發言人進行培訓。2.市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高等院校和國有大型企業的新聞發言人均應通過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培訓后持證上崗。3.市政府新聞辦對全市新聞發言人每年都要進行登記備案。4、適時組織評比表彰。
以上意見,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貫徹執行,不斷健全、完善新聞發布會制度,進一步促進我市政務信息公開和增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為加快建設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