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強化應急管理責任意識,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切實預防和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的通知》(川府發〔2008〕45號)、《達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市政府決定實行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實增強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責任感
加強應急管理,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各級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市公共安全形勢依然嚴峻,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有的還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應急管理工作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各領域,各級各部門(單位)在抓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都必須履行應急管理的職責。做好新形勢下的應急管理工作,關鍵在領導重視,核心在落實各級領導的“一崗雙責”責任制。為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實行應急管理“一崗雙責”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全面實行以“一崗雙責”為核心的應急管理工作責任制度,把加強應急管理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抓緊抓好。
二、全面落實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
應急管理工作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應急管理工作負責,有關部門(單位)是本行業(領域)內應急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和工作主體。各級政府及部門(單位)要建立健全領導班子全員應急管理工作責任制,推行應急管理工作“一崗雙責”。
(一)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內應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內應急管理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負責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本地區的發展規劃,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必要時直接組織指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二)各級政府分管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對本行政區域內應急管理工作負組織協調和綜合監管領導責任。負責組織貫徹執行應急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宣傳培訓、應急演練、信息發布和預警等;負責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調查評估、應急保障和應急救援專(兼)職隊伍建設等工作;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的應急管理監督、檢查和考核;推進應急管理工作各項體系建設。
(三)各級政府領導對其分管范圍內的應急管理工作負領導責任。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牽頭,誰負責”的原則,負責組織指揮分管范圍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當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涉及兩個以上政府分管領導時,由工作主要方面的分管領導牽頭處理,必要時由主要領導協調處理。
(四)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單位)主要領導是本部門(單位)應急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相關類別突發事件和本部門(單位)內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
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積極做好社會安全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三、建立健全應急管理“一崗雙責”保障機制
(一)加強機構建設。各縣(市、區)要盡快整合應急管理力量,抽調精兵強將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理順關系,加大投入,落實責任,逐步實現應急工作的歸口管理,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運轉協調、高效規范的應急管理體系。
(二)強化能力建設。要切實做好應急管理人力資源、財力保障、物資保障等工作,加快推進各級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把應急指揮平臺和應急預案有機聯系起來,促進和確保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全面落實。
(三)嚴格目標管理。要嚴格落實應急管理監管責任,強化各級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應急管理工作責任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要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目標管理,細化實化考核指標體系,健全應急管理考核制度。
(四)強化督導檢查。市政府應急辦、市監察局、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門要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一崗雙責”責任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對落實不到位的部門(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市級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對本行業、本系統實行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的指導督促,確保責任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頭。
(五)嚴肅責任追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要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責任追究制。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玩忽職守等行為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九年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