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市老齡辦、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和建設局、市衛生局、市人口和計生委、市地稅局《關于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轉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九年二月九日
關于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市老齡辦 市發改委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市財政局 市規劃和建設局
市衛生局 市人口和計生委 市地稅局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當前應對人口老齡化嚴峻挑戰、破解養老服務難題的根本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根據全國老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現就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
力爭“十一五”末,全市城市30%的社區建成居家養老服務點,農村10%的社區依托鄉鎮敬老院、村級老年活動場所等現有設施資源,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網點。
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政府主導、重點保障原則。各級政府要對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統籌安排,給予必要的啟動扶持,確保“五保”、“三無”老人服務費用落到實處。二是協調推進、統籌配合原則。充分發揮社區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將就業培訓、促進再就業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結合起來同步推進。三是立足社區、面向家庭原則。以社區為基本服務范圍,面向有服務需求的老年家庭。家庭成員是居家養老的第一責任人。四是監督評估、市場推進原則。按照市場化推進的路子,努力為老年群體提供各種服務。民政部門要搞好居家養老服務的綜合協調工作,組織有關行業制定服務項目、內容、標準,并對服務項目、內容、標準給予評估和監督。
二、逐步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政府專項投入機制
縣(市、區)政府要將居家養老服務納入社區服務統籌考慮,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老年人需求變化,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并逐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有條件的縣(市、區)政府應建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專項資金,分層次實施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對象為需要幫助的分散居住的農村“五保”老人、城鎮“三無”老人、有特殊貢獻的高齡失能老人和城鄉低保老人中的介助、介護者。補貼標準自定。補貼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各地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擴大補助范圍。
三、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居家養老服務可以由社會單位、社會組織承擔,也可以由企業承擔。服務單位應實行公開招標形式進行選擇。專門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組織和單位,可以申請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
培育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隊伍。鼓勵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優先招聘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無地失業農民和農村轉移就業登記勞動力從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被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招聘的上述人員,按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財社〔2006〕35號)規定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對于符合彈性靈活就業條件的,按規定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根據工作需要,居家養老服務組織也可向社會公開招聘養老服務員,自行確定招聘服務人員數,工資待遇雙方協商解決。
加強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養老護理員培訓。對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無地失業農民和農村轉移就業登記勞動力、殘疾人中符合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條件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提供免費培訓。
扶持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志愿者組織。發動共青團、學校、企業和社會團體組織機關干部、社區黨員、學生、低齡健康老人等有志于老齡事業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開展長期結隊服務、企業助養貧困老人等活動,定期或不定期上門服務,努力解決空巢、高齡、失能等老年群體在養老方面存在的困難。
四、明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的部門職能職責
(一)發展改革部門要配合老齡委辦公室制定本地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規劃。
(二)教育部門要引導學校通過教學實踐組織學生為居家養老提供志愿服務。
(三)民政部門要主動發揮社區服務的牽頭作用,協同有關部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并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四)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引導和支持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培訓,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隊伍中《養老護理員國家標準》合格人員比例。
(五)財政部門要逐步建立符合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需要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會同民政、老齡部門研究制定政府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機制,保障必要的工作經費。
(六)規劃和建設部門要將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列入相關建設規劃的編制內容,預留建設用地。對建設工程設計標準、工程質量嚴格把關和監控。受業主委托,對現有用房進行安全評估,提出使用指導意見。
(七)衛生部門要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動為居家養老服務提供醫療保障。積極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探索老年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康復訓練等。
(八)人口計生部門要發揮基層計生服務網絡優勢,積極參與居家養老工作。
(九)地稅部門要貫徹落實養老服務稅收優惠政策,對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等投資興辦的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和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按照規定準予全額扣除。
(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要搞好調查研究,為制定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規劃提供依據;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加強督促檢查,保障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