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達州經開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達州市推進全市沼氣化建設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11月8日
達州市推進全市沼氣化建設實施方案
為推動我市農村沼氣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全市沼氣化建設,根據《四川省農村能源條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農村沼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川辦發〔2010〕78號)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滿足農村能源需求,減少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節支為目的,站在新農村、新能源、新產業的高度,深化沼氣發展理念,轉變沼氣發展方式,把農村沼氣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相結合,與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現代畜牧業發展相結合,與農村節能減排和低碳循環農業發展相結合,由重點發展戶用沼氣向多元綜合發展轉變,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重建輕管向建管并重轉變。到2015年末,全市基本實現沼氣化,規模畜禽養殖場基本配套建設沼氣工程,服務網點基本覆蓋沼氣用戶。
二、目標任務
“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增沼氣用戶5萬戶,農村戶用沼氣總規模達到30萬戶,占全市適宜農戶的72%,全市縣、鄉、村三級服務站點覆蓋80%以上的沼氣用戶,基本實現沼氣化;爭取新建養殖場大中型沼氣示范工程10處和20處小沼工程,規模養殖場沼氣工程配套率達到70%以上;推進新農村綜合體和新農村聚居點沼氣工程建設與利用,新農村聚居點生活污水沼氣化處理率達到50%以上;積極拓展農村能源建設領域,開展太陽能、生物質爐開發利用,力爭在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縣創建上有所突破。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學規劃,突出重點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農村能源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掌握適宜建池農戶、養殖小區、不同規模畜禽養殖場情況以及城鎮發展規劃等情況基礎上,結合新農村建設和非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示范區建設,科學制定農村沼氣建設規劃,全面開展沼氣化創建工作。
1.開展戶用沼氣普及行動。以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為重點,新的沼氣項目要盡量集中安排在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內;有一定建池規模的鎮、村要開展查漏補缺,實現適宜農戶基本普及沼氣。
2.開展集中供氣示范行動。以新農村聚居點和規模畜禽養殖區域為重點,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秸稈氣化示范工程、生物質能源化試點等建設項目,多模式開發利用農村清潔能源。
3.開展沼氣、沼渣及沼液的綜合利用推進行動。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現代畜牧業基地為重點,積極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果(蔬、茶、菜)”等能源生態模式,提升土壤有機質,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4.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沼氣凈化行動。以村民集中居住區和新農村綜合體為重點,將生活污水沼氣池納入統一規劃,興建生活污水沼氣凈化示范工程,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
(二)創新機制,提高效益
一是要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新農村整體規劃建設,通過專業化施工、規范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努力提高建設質量,確保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提高沼氣綜合利用效益;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優惠政策,調動業主積極性,充分發揮業主和農民建設主體作用;三是要鼓勵各種經濟主體及個人投入到農村沼氣建設、管理和服務中來,加大利用荒山、荒坡或者邊際土地發展能源作物;四是要積極拓展農村能源領域,加大高效低排生物質爐、太陽能、微水電和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
(三)科技創新,技術進步
積極扶持沼氣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試點推廣,提高沼氣設施科技含量。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沼氣建設技術標準,大中型沼氣工程和小型沼氣工程要以集中供氣為主,農村爐灶用高效低排生物質爐和省柴節煤灶取代傳統柴灶,戶用沼氣池禁止使用軟體結構,加大傳統磚混沼氣池的淘汰力度,大力推廣玻璃鋼拱蓋、利浦發酵罐等新型優質產品,減輕建后管理壓力,保證建池農戶正常使用。要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廣普及新技術,提高建池質量和水平。
(四)加強監管,規范市場
各級農村能源主管部門要對沼氣池資金使用、建設設計、施工、配套產品實行全程監管。認真落實項目法人制、行業準入制、項目公示制和縣級報賬制,將灶具及配件產品價格、玻璃鋼拱蓋價格、必備材料價格、技工工資標準進行公示,剩余資金補助到戶,拱蓋式玻璃鋼實行政府采購。沼氣施工人員要嚴格實行行業準入和持證上崗制度,公開持證上崗技工信息,讓農民自主選擇施工人員。沼氣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必須具備國家規定的相應資質,規范建設行為,杜絕不成熟技術、不合格產品進入建設領域。
(五)健全體系,完善服務
按照“政府補助設施建設,農戶購買管護服務”的原則,積極推行專業合作社、沼氣協會、能人領辦、企業聯辦等農戶樂意接受的組織形式,建立功能完善、服務到位、運行良好、農戶滿意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在服務體系建設比較困難的起步時期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鼓勵項目配套產品生產、銷售中標企業在基層設立直銷網點,滿足農民自主選購產品的需求。
(六)細化措施,安全生產
各縣(市、區)農村能源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預案,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將建設、使用、管理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加強對施工人員、建后管理人員、沼氣用戶的安全知識培訓,細化沼氣池出料出渣、維護維修和安全用氣等管理措施,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動員建池農戶參加沼氣池綜合保險,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可采取補貼政策鼓勵沼氣用戶積極參保。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職責
農村沼氣建設由各級政府全面負責,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管理。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繼續把農村能源建設納入節能減排考核內容和民生工程目標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督促檢查。
(二)強化部門配合
按照政府統籌、部門協調、統一規劃、整體推進的原則,各級發改、財政、國土資源、環保、規劃建設、林業、衛生、扶貧移民、畜牧食品等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將農村沼氣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金土地工程、村鎮建設、退耕還林、衛生新校園建設、標準化畜禽圈舍建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扶貧開發等相結合,整合項目資源,通力合作,齊抓共建。
(三)加大資金投入
堅持“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前提,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原則,鼓勵受益農戶和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沼氣建設,努力拓寬投資渠道。為保證農村沼氣建設順利實施,各縣(市、區)政府要繼續加大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和財政配套力度,盡最大可能實現退耕還林農村沼氣建設項目和省級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的補助標準與中央投資國債項目的補助標準保持一致。各縣(市、區)政府應足額配套工作經費。
(四)狠抓隊伍建設
各縣(市、區)農村能源推廣管理機構負責本區域內項目申報、建設實施、技術培訓、驗收、資金管理及建成后的運行管理等工作。市、縣兩級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能源管理體系,明確專門的管理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將沼氣技工和物管員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和知識更新培訓納入“陽光工程”和新型農民培訓范圍,不斷提高沼氣建設隊伍的業務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有效推進全市沼氣化建設。
五、本意見自2012年11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四年,期滿自行失效。在有效期內,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規范性文件有新的規定,或按程序對本意見作出廢止、修改、失效的決定,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