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達州以天然氣、鋰鉀、能源、森林“四張王牌”破局,從“賣原料”到“造芯片”,從“沉睡地下”到“激活未來”,改寫“靠山吃山”的傳統邏輯,在巴山深處奏響綠色發展的時代強音。
2003年,一聲春雷喚醒了這座沉睡的城市,探明儲量超4000億立方米的“藍金”——天然氣驚耀出世,不僅改寫了中國能源版圖,更點燃了達州人“變氣為寶”的夢想。從川氣東送起點到中國氣都,達州依托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建設國家級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伸,達州不僅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還為全國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中國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生產管理部經理王軍體介紹,普光氣田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特高含硫整裝氣田,2009年投產以來,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275億立方米,硫黃超2600萬噸,為長江沿線六省兩市共70多個城市輸送清潔天然氣。硫黃產品遠銷云貴川豫鄂等八省市20多家大型化工企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雙碳”戰略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鋰鉀資源是達州的另一張王牌。作為全國重要的鋰鉀資源基地,達州正加快鋰鉀資源的勘探與開發,推動新能源材料產業的崛起。目前,在推進鋰鉀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中,取得探礦權6宗,鉆井14口,完成項目中試2個,成功提取氯化鉀、碳酸鋰、氯化鈉等工業產品。
當“雙碳”目標成為全球命題,達州以壯士斷腕之姿開啟二次創業。“雙招雙引”戰略精準落子,2024年杭州專場簽約12個能源化工項目,涵蓋天然氣精細化工、新能源電池、儲能技術等前沿領域。
“達州的突破在于跳出資源依賴,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進軍。四川正達凱120萬噸乙二醇項目、蜂巢能源鋰電產業園等百億級項目落地,標志著達州從‘賣原料’向‘造材料’的跨越?!彼拇ㄎ睦韺W院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賴川說。
站在新起點,達州能源化工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星空納電200億產值項目即將投產,美聯新材打造全球最大色母粒生產基地,“3+3+N”現代產業集群雛形初現。
據市能源產業局副局長馬朝勝介紹,目前,達州正以天然氣、鋰鉀為雙核,構建新能源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增長極,力爭2027年建成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
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達州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為綱,筑牢綠色“水塔”。大力實施國家儲備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工程項目,保護和恢復秦巴山區森林水源涵養區周邊的森林植被,引一渠清水奔漢江、入嘉陵江。
“達州的森林如同天然海綿,不僅為兩江流域涵養水源,更通過提升林分質量,實現了從‘蓄得住水’到‘凈得了水’的跨越。”達州職業技術學院農學博士劉玉蓮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達州探索出“樹上+樹下”立體經濟模式。達川區培育油茶苗600萬株,建成川東北最大種苗基地;萬源市林下天麻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年產值超5億元,帶動千余農戶就業。
萬源市黃鐘鎮向家河村村民張健告訴記者,有空的時候,他就到天麻基地去打工,這里離家近,每天能夠掙八九十塊錢,他很滿足、很高興!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達州書寫了生態與經濟的共生密碼。如今,這里不僅是長江上游的“綠色銀行”,更是鄉村振興的“聚寶盆”。當發展成果與生態理念交相輝映,這座城正以“四庫聯動”的磅礴之力,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
市林業局副局長張曉惠表示,達州通過林權改革、金融賦能,讓沉睡的森林資源“活”起來。到2030年,達州市林業綜合產值將達到560億元。
從“黑色印象”到“綠色發展”,達州用資源開發的辯證法完成了三重跨越:將傳統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把生態潛力激活為發展動力,讓資源紅利普惠民生福祉。這場始于資源、不止于資源的深刻變革,正在巴山深處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達州新篇章。(王園旦 孫嬋 向昶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