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承載著無數學子的夢想與家庭的期望,不法分子也趁機盯上了考生和家長,用各類虛假承諾實施詐騙。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結合近年典型案例,揭示高考前后高發(fā)的詐騙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長擦亮雙眼。
案例一:
留學認證“捷徑”破財
2024年6月,達州某校高三學生劉某通過抖音結識了一名“留學服務人員”,對方聲稱只需5.5萬元即可代辦留學學歷認證。劉某轉了1.5萬元定金后,當年7月中旬又按要求提供留學E網通驗證碼,并收到對方發(fā)來的“認證成功”虛假視頻。信以為真的劉某轉賬剩余4萬元后,卻發(fā)現官方平臺并無其相關學歷證明,才驚覺受騙。
案例二:
“軍校內部指標”釣走10萬元
2023年7月,周女士因兒子高考成績不理想,輕信網上“軍校特招生”的帖子,向“招生辦孫老師”轉賬10萬元后被拉黑。
六大陷阱
據反詐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高考前后是詐騙案件高發(fā)期。反詐中心整理了考生和家長容易上當受騙的“高考騙局”,希望考生和家長引以為戒。
“提前查分”“內部改分”
騙術揭秘:騙子冒充教育局、學校工作人員或“黑客”,通過短信、社交群、釣魚網站等渠道,聲稱可以“提前查分”“內部改分”,誘騙考生或家長點擊木馬鏈接、支付“操作費”。
警方提示:高考分數公布有嚴格時間和官方渠道(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官方APP、學校通知等)。任何聲稱能提前查分或改分的都是詐騙!分數絕對無法通過技術手段修改!切勿點擊不明鏈接,不透露準考證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
“特殊渠道錄取”“內部指標”
騙術揭秘: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領導親屬或有“路子”的人,謊稱掌握“內部指標”“預留名額”“點招計劃”“低分高錄”等,要求家長支付高額“活動費”“好處費”或“保證金”。
警方提示: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嚴格遵守國家規(guī)定,公開透明,全部在省級招辦監(jiān)督下通過官方系統(tǒng)進行。不存在任何“內部指標”“計劃外名額”或“花錢買分”的可能!所有聲稱交錢就能上名校的都是詐騙!
錄取后期“補錄”“追加計劃”
騙術揭秘:騙子利用部分考生可能未被錄取的焦慮心理,謊稱某高校有“補錄名額”或“追加計劃”,要求考生家長支付費用“占位”。
警方提示:高校如有補錄計劃,會通過官方渠道(省教育考試院官網、高校官網)統(tǒng)一公布,錄取流程完全公開透明,絕不會私下聯系考生收費操作。請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查詢錄取狀態(tài)和補錄信息。
“發(fā)放助學金/補貼”
騙術揭秘:騙子冒充教育局、財政局或高校工作人員,以“發(fā)放助學金”“高考補貼”“困難補助”等名義,要求家長提供銀行卡信息、支付“手續(xù)費”或“激活費”等。
警方提示:各類助學政策均有嚴格的申請和審核流程,絕不會要求通過網絡轉賬或支付任何費用。接到此類電話、短信,務必先通過官方渠道(學校、教育局)核實。
“偽造錄取通知書”
騙術揭秘:騙子偽造高校錄取通知書,郵寄給考生,要求將學雜費、住宿費等打入指定私人賬戶。
警方提示: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務必第一時間通過省教育考試院官網、高校官網或官方招生電話核實錄取信息的真?zhèn)巍8咝J杖≠M用會使用對公賬戶,并明確告知繳費方式。切勿僅憑通知書就轉賬!
“留學黑中介”“保錄陷阱”
騙術揭秘:針對考慮留學的考生,不法中介可能夸大宣傳、虛假承諾“保錄取名校”,收取高額費用后就失聯,或偽造錄取材料導致學生被拒簽甚至遣返。
警方提示:選擇留學中介務必核查其資質(教育部認證),多方比較,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警惕“無條件保錄”“100%簽證”等絕對化承諾。涉及繳費轉賬務必謹慎,保留憑證。(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