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達川區立足防大汛、救大災、搶大險,通過構建“責任落實+應急演練+科技監測+全域排查”四維防控體系,持續強化人員組織調度、深化實戰應急演練、加密隱患排查頻次、升級智能監測網絡,全面壓實各級防汛責任,筑牢安全屏障,確保安全度汛。
“滑坡了,緊急撤離,快點……”近日,在石橋鎮,一場針對東升社區13組覃家溝滑坡點開展的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正在進行。該滑坡點威脅群眾17戶62人、房屋22間。演練中,群眾按應急避險逃生線路,有序快速撤離。短短幾分鐘,全部到達應急避險安置點。
據了解,石橋鎮共有20個地災點、11個山洪災害危險區,受影響群眾401戶1250人。今年以來,當地在預案制定、隊伍建設和培訓演練、責任制落實上全方位持續發力,筑牢安全防線。
石橋鎮黨委書記鄭運剛告訴記者,該鎮提前優化完善了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在鎮村兩級組建充實了40支應急救援隊伍,強化應急演練,提升實戰能力;層層壓實鎮村組三級包保責任,推行“人防+技防”相結合的監測體系,采取網格化方式,落實安全隱患點監測責任到人到戶;對重點區域開展全時段巡查監測,確保全域安全度汛。
為彌補人防的不足,達川區在各個地災點安裝自動化監測設備624臺(套)。
在大樹鎮黃庭社區1組滾金溝滑坡隱患點,工作人員正通過無人機巡查、實地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掌握隱患點情況。
據現場的四川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工程師楊亞洲介紹,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系統會根據雨量不同,或者位移程度,發出不同等級預警,對地質災害實現早預警早處置。
達川區地質災害呈現點多、面廣、風險高的特征,現有11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22個鄉鎮(街道)、71個行政村,受威脅群眾1968戶7321人。為預防地質災害發生,達川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局地聯合隱患動態巡排查機制,派出3個小組在全區開展拉網式排查。
“目前,我們已完成兩輪地質災害巡排查工作。接下來,將持續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及時掌握隱患變化情況,做好監測預警、避險轉移等工作。”達川區地質環境監測站副站長陳喬說。(唐明學 張騏麟 李樺)